RFA logo

繁體
  • 主页
  • 新闻
  • 港澳台新闻
  • 专题
  • 国安审讯
  • 评论
  • 聚言堂
  • 事实查核
  • 翻墙知识
  • 视频
繁體
新闻
港澳台新闻
专题
评论
  • 林忌
  • 梁京
  • 未普
  • 杜耀明
  • 华府看天下
  • 文韬政论
聚言堂
  • 硕破天惊
  • 香港醒晨
  • 离散美利坚
  • 中国与世界
  • 声如洪锺
  • 维港外望
事实查核
翻墙知识
视频
多媒体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最新广播频率
  • 声音资料
  • 听众报料

搜寻结果

100027符合你的要求
Relevance Date (newest first) Past 24 Hours Past 7 Days Past 60 Days Last 12 Months
粤语部首页 新闻 港澳台新闻 专题 评论 聚言堂 多媒体 翻墙知识 共运史话
book-review1.jpg
【林忌评】《这才是真实的满洲史》 2016-04-08

由「日本右翼史家」的冈田英弘与宫脇淳子及所写的《这才是真实的满洲史》,是继上集《这才是真实的中国史》之后,特别就大清以至满洲国的前世今生,所作出的补充。

book-review-350.jpg
【舒心书评】《我不原谅中国教育》 2014-04-11

最近,香港的学校招生,许多居住在深圳的家长,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入读香港学校或幼稚园的学位,不辞劳苦,四处奔波,甚至通宵轮候报名。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不信任中国的教育制度,只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香港接受教育。

【李兆富书评】:《金钱的终结与财产私隐权之争》(暂译)“The End of Money and The Struggle for Financial Privacy” 2016-04-15

「巴拿马文件」事件曝光,大众焦点都落在那些权贵,如何透过离岸公司和户口将财富掩藏。过去这些权贵不少都有对资本家避税口诛笔伐,如今却被揭发自己暗地里却在巧取豪夺。正面看今次事件,将政治人物,特别是极权国家元首的假面具除下来,让我们当中的部份人醒觉,他们一直以来相信的所谓伟大领袖,其实跟凡夫俗子没有甚么分别,都是爱财,一样...

book-review-620.jpg
【刘云书评】余杰的《中国教父习近平》 2014-04-18

中国异见作家余杰新作“中国教父习近平”,本月分别于香港及台湾发行。这本书出版几经波折,分为香港及台湾两个不同版本,当中最不同之处是撰写序言的人士。

book-review-350.gif
书林漫步:刘云评《禁锢.冲撞.自由》 2013-04-19

今天,要介绍一本值得人深思的书,书名为“禁锢.冲撞.自由”,又或者另一个名字叫“剩下就是你们的事了”。

book-review.jpg
【李兆富书评】:《黑暗的闸门》(The Gate of Darkness) 2016-04-22

《黑暗的闸门》(The Gate of Darkness)是夏济安的遗作,英文版其实早于一九六八年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一直是中国左翼文学研究的权威之作。可惜在过去半世纪,只有部分篇章有中文翻译。今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邀请翻译学专家王宏志教授对译稿全文审订,并增录《中共小说中的英雄与英雄崇拜》,令这一最新版...

Cover-Currency-War350.gif
记者看书:《下一波全球货币大战》 2013-04-26

中国作为一个新崛起的经济强权,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地位亦越来越重要。但人民币地位日益重要,亦代表了中国有可能卷入货币战争的风险增加。(李建军)

book-cover.jpg
【书林漫步之记者看书】黄小山评《中国经济学家不敢告诉你的50个真相》 2016-04-29

随著中国经济持续下滑,一本出版于3年前的书《中国经济学家不敢告诉你的50个真相》在社交网站重新出现﹐但却被严控状态下。

book-review-620.jpg
【杜耀明书评】 国家富强没神秘--介绍Daron Acemoglu 与James Robinson 著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繁荣与贫穷的起源》 2014-05-02

社会走向富裕繁荣还是衰落贫困,是否有迹可寻?何以欧美国家远比非洲的富强?南北韩不过由三八线分隔,何以两地经济发展有天渊之别?只求经济改革、政治不变的发展策略,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长,但这种办法可以持续下去吗?连串问题,不外是寻找国家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也向来是不少人努力探索的课题,而《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突出之处,...

620
【锺乐伟书评】 《败在海上:解读中国古代海战图》 2016-05-06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固然代表中国海权的巅峰,但明中叶及清代中国海权的衰落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近日笔者重读梁二平所著的《败在海上︰解读中国古代海战图》一书,思考中国海上军事力量的发展。

bookcover-350.jpg
【舒心书评】《海角梦华录─钓翁澳洲手记》 2014-05-09

这是旅居澳洲的华人作家沙予所写的文史随笔集 ,以其多年来在海内海外观察和思考所得,汇集成这一本三十馀万言的作品,涉及了中国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等等各个方面的人和事,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更有独到而深刻的思辩与分析,有如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纷呈的博物馆,“或构思奇绝,或神态栩栩,使人目不转睛,叹为观止”。

book-review.jpg
【林忌书评】:《战败者的观点:德军将领谈希特勒与二战时德国的兴衰》(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 2016-05-13

自一战一百周年热以来,不少外文的战史以及西方历史书籍受到关注,著名战略家李德哈特多年前的名作,近日得以翻译成为中文出版,实在是难能可贵。

book-cover.jpg
【李兆富书评】《文革的起源-公有制启示录》 2016-05-20

文革,对我来说是一个历史上的伤痕,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book-cover300.jpg
【书林漫步之记者看书】 《香港革新论》 2016-05-27

本土派的兴起,对泛民而言是相当大的挑战。一直以民主回归派自居的泛民主派,如何回应年轻一代对维护本土权益越来越大的呼声?而在去年出版的《香港革新论》,正正相对温和泛民学者对城邦论,甚至独立论等本土论述的回应,试图在本土与传统泛民之间,寻求一条新的出路。

book-cover.jpg
【锺乐伟书评】 暂译:《民主化的形成:韩国的民主与政治代表制》 (The Making of Minjung: Democracy and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in South Korea) 2016-06-03

近年随著韩国流行文化热潮直卷全球后,韩剧、K-Pop、电影等等韩流产品已成为世界各地民众,认识与了解韩国这个拥有5000万人口国家的素材。正因韩流的带动,现在,除了文化以外,韩国国内最扣人心弦与激动人心的政治与社会变革,也成了一个研究上的新「绿洲」。不少学者也认为,今天韩国于世界经济与文化舞台上建立的成就,与当年独裁政...

book-cover-350b.jpg
【杜耀明书评】用网志捕捉社会巨变--介绍卢敬华著《灰记:思索大时局》 2014-06-06

近年来,不少港人感叹香港剧变。由政经、文化、社会到日常生活,都感到身不由己,彷佛被扯向不知名的方向。有些人甚至说,香港正在沉沦,却又说不出所以然。面对急剧变化,学术研究未必可以及时跟上,大家或者只能礼失求诸野,从博客的纪事和评论中,辨识城巿的变形和走向。

cover060713.jpg
杜耀明书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介绍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2013-06-07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命的最后二十年,正是中共由建政走向乱局的过程。这本个人传记,正好记敍这段国家与个人悲剧重叠的噩梦历史。

book-review.jpg
【林忌书评】《1946:形塑现代世界的关键年》 2016-06-10

一般有关战争的书籍,常只写到战争结束;至于战争结束之后呢?世界如何演变却不再是关注点。Victor Sebestyen所写的《1946 :形塑现代世界的关键年》,就是一本专门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全世界在这年如何演变的书籍。

cover061413-305.jpg
舒心书评:《逃港潮与中国知青》 2013-06-14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中共前主席毛泽东亲自指令的特别政治运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所谓“最高指示 ”,强调什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迫使成千上万生活在城市的学生离开家庭、学校,远赴偏僻边远的山区、农村去务农,失去了在学校读书学习的机会。

0617-book-review.jpg
【李兆富书评】《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 2016-06-17

中国的知识分子,有文人也有士大夫。但严格来说,文人和士大夫,又未完全符合知识分子的身分和功能。周非在《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如是说:「真正的知识分子,是知识的探索者、承载者、传播者、运用者和捍卫者。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统治者软硬兼施的政策下,从士到策士、再到谋士、最后到进士,逐步丧失了上述功能,一步步地蜕变,直至沦亡。...

BookCover062113WOBR-Dai.jpg
书林漫步﹕刘云评戴耀廷的《宪政.中国》 2013-06-21

中国国家主席兼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上台前后,坊间都有一股浓烈的愿望,就是中国的政制能够更好,真正做到依法治国,而不是以人治国。要真正做到依法治国时,不少学者或知识份子都认为一定要宪政治国。究竟何谓宪政治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本好书《宪政.中国》,相信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书林漫步之记者看书】黄小山评《我的凉山兄弟》 2016-06-24

台湾学者刘绍华的《我的凉山兄弟》简体中文版去年9月出版,持续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关注。在中国出版社内外有别的政治语境及台湾执政党变动的背景下,此书在相当层面再次引起了中国知识份子的解读欲望。

0701-book-review.jpg
【锺乐伟书评】 《你的名牌包,原来都是韩国设计:韩国隐形冠军SIMONE的故事》 2016-07-01

常言道,爱美是人的天性。不分男女,他们也为了把自己包装得花枝招展,从头到脚,总之身体上每一处可以让自己更漂亮起来的地方,也会不计较花费万千金钱的代价,买来了标榜以西方名设计师特意设计的限量版名牌外衣、以标榜获得罕有天然配方的化妆品,还有标榜以名贵物料特制的鞋子。在穿上这些全都是价值不斐的名贵服饰后,他们也因而获得了一份...

Bookcover-HK-Politics350.jpg
杜耀明书评:从官商共治到政府单干的香港政局 2013-07-05

----介绍徐承恩、伍子丰、易汶健著《精英恶斗:香港官商霸权兴衰史》

0708-book-review.jpg
【林忌书评】《战后欧洲六十年》 2016-07-08

《战后欧洲六十年》(Post War A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1945) 的中文译本一开为四,把战后发展情况简介而分析,对近日的时局来说,最值得一读的,是有关中文译本第三册的部份,即讲述70年代经历石油危机,以至欧洲经济衰退的部份;作者东尼。朱特(Tony ...

bookcover-300.jpg
【舒心书评】 《马鼎盛自述:我与母亲红线女》 2015-07-10

众所周知,以艺名红线女在粤剧表演艺术界,开创了别具一格的“红派艺术”的著名演员,原名邝健廉,曾经是粤剧名伶马师曾的夫人,他们的儿子马鼎盛 ,为香港的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军事评论员。他以自身经历写成这本书,集中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过程,还配以近百张首次公开的珍贵历史照片,回忆自己与母亲红线女的往事。他明言:“我只是从一个儿子的...

book-review1.jpg
【刘云书评】 “消失了的七十九天” 2015-07-17

香港一年一度的书展开锣,在众书摊上,摆设各式各样的书本。去年撼动港人心灵的79天占领运动的书籍,在一些独立的书摊上可以发现。今集跟各位听众介绍的,就是刚巧赶及在这场书展中出售的占领运动书,它的名字是“消失了的七十九天”。

刘云书评:《七月围城》(蔡咏梅﹑刘怀昭编采) 2013-07-19

2013年,是香港回归中国大陆主权的第16年。自1997年7月1日起,香港人每年便在这回归的纪念日,以特别的方式用双脚表达自己的诉求,直至2003年,资深传媒人蔡咏梅察觉到香港人的诉求改变了,人民的呼喊直到今天没变,喊的都是跟本土有关。

bookreivew-yan-kangtai-300.jpg
【刘云书评】 严亢泰著“无梦书” 2015-07-24

联合国难民署(UNHCR)在今年世界难民日公布最新报告指,去年全球有5950万人因战乱、天灾及政治迫害而导致流离失所,开创历史新高。举凡出现政治动荡,人便很自然寻求安身之处,香港在过去20个月陷入政改争拗时,亦卷起一场移民风,思考香港是否仍是一个他们熟悉的安居自由之所。这想法跟今天介绍的一本书的作者恰巧有不谋而合的地方...

bookreview-400.gif
书林漫步之记者看书 2013-07-26

前一段时间,一些官方媒体高调刊登反宪政文章,认为宪政主张就是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一时间引起了各界对这个问题的广泛讨论,其中有理论人士提出,中共采取一党专政,是列宁式的政党,和宪政民主模式风马牛不相及。要理解这番话的意思,首先我们要明白何谓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的合理性以及它和中国的关系。这些都是记者以下要为大家介绍这本书的主...

  • 前30条目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3335
  • 下30条目

主题

新闻
港澳台新闻
评论
聚言堂
专题
抗疫日记
翻墙知识
共运史话
听众热线-九鼎茶居
声音
多媒体
视频

其他语种










收听

声音资料
频率表
播客
音频播放器插件下载

视频

YouTube

关注我们

Facebook
Twitter
聚合新闻
订阅电邮新闻

技术服务

RFA+电视APP
自由亚洲洋葱暗网
手机与平板
翻墙服务

联络我们

电邮
听众报料

关于我们

守则
就业机会
隐私条款
使用条款
美国全球媒体总署
美国之音粤语部
网站地图

Address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ree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USA

Phone

1 (202) 530-4900

Email

cnews@rfa.org
© 2023 自由亚洲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