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運史話】鄭宇碩︰個人的生活空間和思想自由


2020.01.28

威權主義政府和極權主義政府之間的最大分別就是個人生活還剩下多少私人空間。香港人未能享有真正的民主,但個人的自由度相當大,亦受到普遍市民的高度重視。對任何專政的政權而言,自由是危險的,思想自由尤其危險,故此必須要限制思想自由。

納粹德國曾有焚書之舉;對猶太人、吉卜賽人有種族滅絕的迫害。國家秘密警察對威脅納粹政權的組織和個人鎮壓不遺餘力,手段兇殘,德國國民在這方面沒有人權可言。然而普遍市民的家居生活,特別是在知識份子階層,仍享有相當私人空間,聽音樂和欣賞古典文學未受到嚴重的干擾。

在蘇聯的史太林時代,即使是政治的大清洗年間,知識份子尚有一定的私人空間,還可以在文學、音樂等藝術領域尋求一點心靈上的安慰。普通人起碼可以下棋自娛。文革年間,中國的知識份子幾乎沒有任何私人空間;當然,居住環境惡劣也是一大問題。一個小小的亮點是河南等地農村地下教會到荒山田野進行他們的宗教活動。

今天中國城鎮居民的處境有一定的改善,上文談秘密警察和監控已有一些討論。近年在習近平治下,情況再度惡化。首先是2013年五月有報道國內大專院校有「七不講」的守則。所謂「七不講」是指不能討論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錯誤、權貴資產階級的概念和司法獨立。

繼規定「七不講」的中共中央九號文件後,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傳部和教育部黨組發佈《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文件批評「少數青年教師政治信仰迷茫......不能為人師表」,顯示習近平政府積極推動嚴格管控思想的政策,特別是針對大專學生。

這些政策,反映中共領導層對年前中東北非地區「茉莉花革命」的警惕,瞭解到青年大學生的不滿很可能是社會動盪的成因。中國領導人的政策,自然影響到本港親中陣營人士的思維。近月「反送中」條例的示威形成政治危機,親中人士從董建華到伍淑清之流,紛紛批評通識教育、教師和教協,認為要加強愛國教育。

就大學教授「不能為人師表」的警惕,近年國內出現一些大專學生舉報老師上課言論政治不正確的事件,導致有關老師失去教席。這種舉報風氣很有可能蔓延到香港,國泰航空的職員已經感受到壓力。

國內對書籍、媒體的審查,近年亦有收緊的現象。一些被視為政治不正確的作者其著作從書店下架;一些被視為政治立場不正確的歌星不能在國內登台演出,其作品亦不能在大氣電波流傳已不是新聞。這種審查對作者、歌星等是明顯的壓力,對廣大國民也是一種思想審查。

除北韓外,中國很可能是世界上思想自由最低的國家,一方面鼓勵創新,另一方面限制思想自由,這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大矛盾。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

*本文作者鄭宇碩為前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