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23-03-21
有朋友認為,習近平此次訪俄,有促成和平的誠意,也有促成和平的機會。主要依據就是習近平促成和平會得到歐洲的支持,而對美國不利。俄烏兩國似乎都打不下去了,中國則有實力讓俄烏都從停戰得到實惠。我認為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在有太多人都不願意俄烏繼續打下去,因為害怕增加第三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風險。
2023-03-14
習近平特意安排在自己獲得歷史性再次連任國家主席這一天,同時向全球宣示了中國外交斡旋獲得重大突破:促成了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復交。顯示了中國在當今世界舞台上不容置疑的大國地位,同時也向美國表達,他不僅有決心、也有能力把這場大國對抗的博弈,升級到一個新的水平。
2023-03-07
習近平代表了文革中被深刻「觸及靈魂」,因而全然不在乎出賣靈魂的這類「倖存者」,他們與另一類倖存者,也就是在80年代積極參與改革的文革倖存者非常不同。為甚麼這一類文革倖存者會給習近平這類倖存者帶來機會?我想這就是所謂歷史的「鐘擺效應」,變革者都難免「天真」,因而難逃被那些早就「看破紅塵」的「同志」抓住機會。
2023-02-28
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習近平會不會伸出援手去救普京?我的判斷是,他一定會。道理很簡單,如果普京垮台了,習近平相信自己也將難保大位,問題是,習近平會捨命救普京嗎?我的判斷是,他還沒有下決心,不僅是因為他可能遭到美國的強力反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年中國經濟的風險非常之大。
2023-02-21
中國經濟在21世紀初崛起,整個世界對「中國工廠」的依賴似乎也走上難以逆轉的軌道。雖然有不少精英都看到「中國模式」內涵著嚴重的道德和結構性問題,危機不可避免,但他們發現,面對中國崛起帶來的全球失衡,美國和西方的民主體制反而更為脆弱。
2023-02-14
預料今年兩會上,習近平將把「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他以獨裁方式治理中國的主打口號,為自己對抗普世價值,打壓國內反抗的各種國策,做正當性辯護。這種通過綁架中國人文化身份來推行獨裁的策略,將帶來甚麼後果和機會呢?
2023-02-07
對美中俄三角博弈而言,2023年有兩個非常緊要的變數,一個就是普京在烏克蘭戰爭會不會遭遇決定性失敗,另外一個就是中國經濟會不會發生災難性崩潰。
2023-01-31
拜登最近解決了兩個大問題,一個就是促德國放行歐洲大量支援烏克蘭重型坦克,一個就是促荷蘭加入對中國芯片的技術封鎖聯盟,走出這兩步棋,拜登已經擺出了逼普京和習近平攤牌的姿態。
2023-01-24
今年春節,有人想到了《紅樓夢》寫元春那段判詞,「二十年來辯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我相信,想到這首詩的人並非是對「紅學」或《紅樓夢》中人物的命運突然有了興趣,而是這一次虎年和兔年的交替,令這首詩在當下的中國,不免觸發了不一般的感觸和感慨。
2023-01-17
習近平的進退對中國經濟的巨大威脅不僅是近期的穩定和增長,也關係到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因為習近平的進退難題拖下去,不僅會大大增加世界經濟的風險,也將令中國失去一個歷史性的發展機會。
2023-01-10
經歷大疫的中國經濟大勢已去,中國經濟已經越過了由盛而衰的歷史拐點。但仍有一些重要的機構對2023年中國經濟反彈做出了相當樂觀的預測,而他們不可能不知道,連中國體制內的頂級專家都對中國經濟做了病入膏肓的診斷。
2023-01-03
2023年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普京與習近平這兩個大國獨裁者的困獸鬥可能帶來的巨大災難。兩人任何一個若很快退出政治舞台,對整個人類都是天大的好消息。當然,如果習近平下台,會比普京下台對大局更為有利,因為俄國的國力和地位已無法與中國相比。
2022-12-27
「黃禍」的說法雖然政治不正確,但一直是西方揮之不去的陰影,畢竟中國不僅人口規模龐大、聰明能幹,且很多都「不吃西方這一套」,一旦有機會,中國文明對西方乃至對人類都可能帶來巨大災難。中國在21世紀初的崛起,西方和世界真正看到「中國威脅」展開的現實。
2022-12-20
在多重意義上,2022年都是21世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從大國衝突、糧食安全到金融穩定等等,背後都有中國與世界的關係這個樞紐性問題。那麼,如何理解重大轉折這背後歷史和文化內涵呢?拿最近習近平的「清零大逆轉」與當年慈禧應對「庚子國變」做對比,會有很多啟示。
2022-12-13
北京180度大轉向,不僅放棄「動態清零」,連「出行碼」也全部下架,「白紙運動」到底起了多大作用?中國新的文化世代在2022歲末意外登上政治舞台,這個事件,恐怕對未來的影響最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