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23-11-28
習近平訪美後,已沒甚麼人對中國經濟恢復活力仍抱希望。只要習還在位,中國經濟就不會有希望;多數人希望這場不可避免的災難不要來得太快,不要太具毀滅性,希望自己來得及移民、洗錢、或者是在房市崩盤前出手自己的房產。這種情況讓我想到了毛澤東去世前後的中國經濟。
2023-11-21
台灣大選牽動人心,因為下一任的台灣領導人將面對歷史性的挑戰。儘管此番拜習會習近平給了美國最想要的承諾,那就是未來幾年不會對台灣動武,但很少有人因此而相信,台海危機的風險會因此而變小。
2023-11-14
雖然所有人對此次習近平與拜登在舊金山的會面可能帶來具體成果不抱很大希望,但世界對這次會面又極為重視。這一次會面的歷史背景和時間點非同尋常,即使未能有任何實質性的結果,也可能產生相當深遠的影響。
2023-11-07
哈馬斯為甚麼非要堅持恐怖主義的政治路線?普京為甚麼非要拿下烏克蘭,習近平為甚麼非要打台灣?如果站在群體的立場應用「趨利避害」的「理性」,顯然不好解釋。最困難的問題是,這些惡人或「壞人」為甚麼能在遭到多數人的反對時,還能這樣做,甚至有時還能得到相當多的人支持?
2023-10-31
人類依賴群體生存,而群體的存續,取決於生死關頭如何選擇集體的存亡之道。文化身份的認同,是這種選擇的基礎。那甚麼是政治文化呢?我的理解,政治文化最核心的內涵,就是在群體存亡的關頭,用甚麼方式決定誰說了算。政治文化與群體生存策略的歷史演變,直接相關。
2023-10-24
許多人都認識到,我們正在見證一次與世界大戰同等量級的大規模衝突。如何理解這次衝突的原因和可能後果,是所有人都無法迴避的問題。
2023-10-17
此次以哈衝突不僅暴露了以色列和美國情報系統受到國內危機的干擾,更突顯了全球秩序的脆弱。不少人都和我一樣,對拜登這一次反應如此強烈,頗有一點驚訝。我現在的理解是,拜登一方面以絕對的武力優勢,震懾任何試圖用武力支援哈馬斯的外部勢力,同時,也對以色列施加極大壓力,保住加沙地區巴勒斯坦人的家園。
2023-10-10
極端的陰謀論認為,此次哈馬斯的行動,完全是中國全球戰略的一步棋。我很難接受這種判斷,但習近平對巴勒斯坦乃至伊朗的財力和武器支援,很可能是哈馬斯敢於發動如此重大的恐怖行動的重要背景。
2023-10-03
習近平能有今天,最直接的歷史緣由是六四鎮壓。六四後,元老們一面禁止高幹子弟經商,同時更加堅定地做出了把權力交給紅二代的安排。
2023-09-26
習近平權鬥有術、治國無能,正在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一場奇特的政治災難。歷史上雖有不少無能和弱智的獨裁者,卻從沒有一個像習近平這樣,能動用如此多的資源、技術和人力,讓自己「過把癮就死」。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習近平的政治對手和政治伙伴,都既不能「拿下他」,也不能和他做有意義的對話。
2023-09-19
由中國主導的龐氏騙局造成的歷史後果是甚麼?我們已經清楚地看到,這個騙局製造的人間悲喜劇規模之大,利害之巨,影響之深,史無前例。
2023-09-12
在國際資本利用中國農民工創造的巨額經濟租推動金融全球化之前,有一個把這個地租貨幣化的過程。其歷史性節點,就是朱鎔基決定把沿海「大進大出、兩頭在外」暴增的貿易順差,全部實行強制結匯,把順差賺來的美元,大部用於投資美國國債,更重要的是,把順差創造的人民幣全部作為基礎貨幣。這個歷史性的決策,並非因為朱鎔基懂經濟,而是出於深遠的地緣政治考量,同時,也因為他極大地低估了中國農民工創造世界工廠的潛力。
2023-09-05
2010年,我曾以「中國模式與龐氏騙局」為題寫過一篇評論,今天再議這個話題,一方面,是因為終於看到了這個龐氏騙局開始瓦解,另一方面,也是想對這個規模空前的騙局為甚麼能走這麼遠,發表一點新的心得和判斷。
2023-08-29
中國經濟的困境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但真正有深度的文字並不多。一方面,是大家都意識到了長達四十年的中國「經濟奇跡」終結,在這個時刻,媒體不能不說點甚麼,但其實又很難說出有份量的東西,不是無關痛癢,就是大而空。
2023-08-22
美日韓三國首腦在戴維營達成的防務協定,傳遞了這樣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自由世界正在克服各種內部分歧,以應對最壞的可能發生。這種可能性並非來自中俄兩個陸權大國的實力變得更強大,而是來自統治這兩個帝國的獨裁者——習近平和普京,都「鐵了心 」做垂死一搏,而不惜導致整個帝國的崩潰和瓦解,從而給全球秩序帶來巨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