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23-08-01
在秦刚事件和刀郎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个「怨」字,把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件,连在了一起。
2023-07-25
秦刚事件确实有很多令人费解的问题,也有很多戏剧性的八卦情节,这就给各种想像和猜测带来了极大的发挥馀地。我认同这样一个大的判断,那就是秦刚事件颇有当年林彪事件的分量,影响深远。
2023-07-18
进入2023的下半年,许多人突然发现,全球范围的各种风险都在急剧上升,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疫情结束后回复经济过程不顺带来的风险。
2023-07-11
「资产负债表收缩」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学界最时髦的概念。据发明这个概念的日本经济学者辜朝明说,他现在受到不少中国经济学者的追捧,有人告诉他,竟有近半数学经济的研究生拿这个概念做论文。为甚么会这样?这个概念是否适用于理解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大势?
2023-07-04
中国经济会不会在今年崩盘?这个问题正在引起空前多人的焦虑,这其中不仅包括数以亿计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普通中国人,也包括数以千万计的所谓中产乃至曾经自以为获得「财务自由」的「高净值人士」。而处在风暴中心的,就是那些负责维持中国经济运营的高官和幕僚,包括这些年为中共帮闲而名利双收的一些所谓「专家」。一些人出谋划策或谏言,甚至为此开罪了当权者而被禁言。
2023-06-27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西方情报部门早就料到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与俄国军方上层的矛盾会引发严重冲突,但此次瓦格纳集团兵变过程还是让这些长期研究俄国的情报专家十分惊讶,最意外的,是冲突的血腥程度远比他们预料的要低。如果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也就是说,此次兵变的前因后果,与历史上俄国的权力博弈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毕竟今天的世界已经有了过去所没有的「文明」约束。
2023-06-20
尽管中国经济继续下滑的趋势仍未止住,但习近平对美国仍毫不示弱。除了一再怠慢布林肯访华的强烈意愿,更是让军机和军舰直接挑衅美军。为了完成拜登缓和美中关系的使命,布林肯不得不硬著头皮,在出访前与北京通话,给了中方一个公开指责美方要对美中关系近期恶化负全责的机会,给国内造成一个美方有求于中方的印象。
2023-06-13
这些年中国人与外部世界、中国人和华人内部的对话还少吗?结果呢?我们还不是再次陷入了所谓「周期律」的诅咒?强调对话,对于应对习近平的底线思维、应对中国文明自残给世界带来的挑战,有任何实质意义吗?
2023-06-06
我坚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危机与世界秩序危机的关系,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民族或国家在历史关头的生存策略,对政治文化有决定性的形塑作用。
2023-05-30
周末,CNN国际关系节目GPS主持人扎卡利亚在节目中提到了《经济学人》杂志不久前发表的一篇文章,大意是「中国权势已触顶, 勿让变局太危险」。作者的用心,代表了当下外部世界对习近平独裁中国之危险走势,越来越深的忧虑。
2023-05-23
此次日本广岛G7峰会,具有多重的历史意义,无论是对国际社会近期的多边和双边关系,还是对所谓「新冷战」全面展开的格局,乃至对新世界秩序的未来导向,都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即时且深远的影响。当然,直接牵连到世界秩序所有层面的就是乌克兰和中国这两个国家给世界带来的难题。
2023-05-16
虽然普京输掉俄乌战争的大势已定,但怎么个输法?变数仍很大。首先能看到的,就是战事本身的发展尚难预料,而西方必须面对这样一个政治现实,普京和习近平绑架了两个大国,特别是绑架了两个伟大民族的身份和文化尊严。
2023-05-09
台湾的《中天》电视全程直播查理斯三世的加冕大典。这可能与不少蓝营倾向的观众有关。英王的加冕大典会勾起一些华人对本土帝国传统浮想联翩。倘若大清君主立宪成功,北京的加冕大典绝不会比伦敦逊色。而如今,江山几度易手,人民仍不自由。
2023-05-02
综合一周来国际和国内的重要时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习近平虽然遭遇全面重挫,但难改「底线思维」,这对后势影响深远。
2023-04-25
最近中国农村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农管来了」。「农管」一出场就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官民冲突,这个新的政治词汇,在许多地区已家喻户晓,有了与「鬼子来了」相当的惊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