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08-12-30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权的精英出现一股潮流,那就是回归“国学”和“国运”的兴趣。催化这一潮流的一个神秘人物,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南怀谨。南先生预测:“丁卯年一九八七年以后,我们的民族气运与国运,开始回转走向康熙、乾隆那样的盛世,而且可以持续两三百年之久”。
2008-12-16
本周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中国纪念改革三十周年的政治活动将达高潮。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以“三十而立”为专题,发表多篇专稿。不过,在中国的语境下纪念改革三十年,最严肃的媒体,也只能讲一半真话,因此,把另外一半真话讲出来,是海外华人的责任。
2008-12-09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共高层对来年经济政策形成共识的一个重要机制。
2008-12-02
11月香港出版的《争鸣》杂志透露,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一个秘密报告,对中共面临的危机作了空前严峻的估计。《争鸣》的消息虽然不是次次可靠,但我想信此次不会是捕风捉影。依据之一,就是中共在全会之后召集全国几千县委书记在中央党校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紧急集训。12月1日的《经济观察报》透露,县委书记集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应对类似瓮安那样的紧急事件,可见胡的秘密报告,并非吓唬人的空话,而是对中共全党的一个紧急动员令,应对前所未有的危机。
2008-11-18
克鲁格曼最近的评论预测,当奥巴马入主白宫的时候,美国的失业率将从现在的6.5%升至8.5%。按照这个预测,那时美国领取失业金的人数恐怕要超过百万。克鲁格曼相信并鼓励奥巴马采取极为大胆的扩张政策来刺激经济。他判断,奥巴马刺激美国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应达6000亿美元的规模才可能奏效。
2008-11-11
11月9日晚,新华社公布了国务院为扩大内需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并特别强调,政府将立即开始一个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计划。看来,沿海企业大量破产引发的农民工失业大潮,终于让温家宝明白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风险,促使他下决心全力确保经济增长。
2008-11-04
此次美国大选,无论奥巴马上台还是麦凯恩上台,都要面对成堆的难题。难题中最大者,并非伊拉克战争,而是美国人过度消费,寅吃卯粮的巨大惯性。若奥巴马当选,这个问题有可能会更加严重,因为令他获胜的决定性力量,就是希望得到更多政府援助的低收入民众。
2008-10-21
10月19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于一周前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中大问题的决议”终于与公众见面。决议的最后文本证实,传言的胡锦涛“新土改”确已流产,反对“新土改”的力量取得了重大的政治胜利。
2008-10-14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意味著什么?有人认为,这场危机给了中国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因为当各国都面临流动性严重短缺时,中国有大把的外汇储备,中国的国有银行本来就没有倒闭风险,中国政府财力雄厚,靠内需推动的经济增长潜力无穷,因此,这场危机将加速西方的相对衰落,加速中国在世界的崛起。但也有另外一种观点:这场危机将导致中国老百姓用血汗,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用牺牲环境和子孙的福利积累的大量外币资产损失殆尽,将使中国出口导向的增长方式无法继续,但中国当局却无力完成推动内需的经济转型,从而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进而促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简言之,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将是上帝之手把中国从盛世推向乱世的转机。
2008-10-07
据媒体报道,此次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头戏,就是做出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决定。9月30日,胡锦涛前往三十年前私下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进行象征性考察,亲自为自己上台以来第一个“动真格”的改革举措造势。
2008-09-30
上周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标题是:“华尔街如何出卖了美国”,副标题是:“他们的盛宴让你来买单”。我立即就想到,买单的恐怕不仅是美国纳税人,中国人也免不了要为华尔街的贪婪买单。果然,9月25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发表了题为“美国发债谋救市,中国央行‘囚徒’困境”,副标题是“若听任发债,央行资产缩水;而阻止发债,经济风险难测”。
2008-09-16
三鹿公司生产毒奶粉的丑闻成为中国上周最大的新闻事件。尽管周末是中秋节,当局也不敢稍有拖延,立即宣布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全力开展免费救治和整顿市场等一系列措施,以图尽快平息民众的不满。
2008-09-09
人们注意到,习近平9月1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有一个新提法:“必须在实践中形成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必须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以确保党的决策正确和有效实施”。这个新提法为理解后奥运时代的中国政治,提供了重要线索。
2008-09-02
将来的人看北京奥运﹐很可能就像我们现在看晚清的慈禧作六十大寿一样﹐一个表面上看似无害的喜庆事件﹐竟然极大地深化了中国的危机。原因何在呢?就是这个喜庆事件给拖延变革提供了方便的借口﹐从而让中国深陷难以自拔的困境。
2008-08-19
从历史的角度对比北京奥运和柏林奥运的开幕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个开幕式的真正策划者,都是极权政权的统治者,都懂得这个仪式重大的政治和历史意义,都利用支持极权的艺术家,利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调动只有极权政权才可能调动的人力和物力,试图给国人和世界留下深刻印象。所不同者,希特勒的柏林奥运咄咄逼人,取的是攻势,而中共的北京奥运则打出了“和”字招牌,摆出的是守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