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10-12-28
圣诞前夕,中国宣布把贫困线上调25%,从人均纯收入1196元上调到1500元。这本来是对中国亿万贫困人口的一份新年大礼,但当局对此却十分低调,这是为什么呢?
2010-12-21
年终将至,中美两国的决策者和民众突然发现,虽然全球经济已进入所谓“后危机时代”,但两个连体经济的真正麻烦才刚刚开始。摆在两个连体经济面前的是漫长而极不确定的经济转型过程,新的经济危机随时可能再度爆发。
2010-12-14
自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宣布刘晓波获今年的和平奖以来,中国当局作出的各种反应,超出了许多人的想像。人们可以理解,刘晓波获诺奖,中国当局不高兴,他们一定会以各种方式来表达不快,但是,中国当局反应之强烈,手段之无所顾忌,尤其是,他们的不顾廉耻和不怕丑,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2010-12-07
无论你支持还是反对他,也不论他和他创办的维基解密最终会是什么结果,你都不能不承认,阿桑奇已经创造了历史。这个世界因他而变得不一样了。那么,由于他的行动,这个世界究竟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坏呢?这是人们关心的真问题。
2010-11-30
中国外交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全面陷入困境,是许多人都没想到的。没有人比中国的外交官们更直接地感受到这种突变:似乎一夜之间,多年交情的国际“朋友”们脸色突然都变了。
2010-11-23
我本来想选的题目是“中国向左转”。应该说这个题目反映了不少中国知识人当下的感觉。本期《动向》杂志就有一篇文章,“习近平急左转真情”。11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上刊登了题为“‘唱读讲传’,红遍重庆”的文章,完全印证了中国急左转的判断。但是,经过一番思考,我发现原来的题目并不能清楚表达我想说的。
2010-11-16
中国的通胀近日进入了快车道。这既是中国政府对本国国民大规模掠夺的必然结果,也是这种大规模掠夺开始失控的标志,更预示著一场空前规模的财富大抢劫的到来。
2010-11-09
美国与中国都深陷短期无法摆脱的困境。美国的困境特别表现在联储在中期选举的次日作出的惊人之举:宣布到2011年6月底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并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超低水平不变。
2010-11-02
“血统纯正”的皇储,思维和语言的风格与奴才出身的皇储就是不一样。上周,习近平在中共“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的亮相,就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区别。
2010-10-26
如果习近平面对的是当年胡锦涛上台时的局面,他很可能会比胡锦涛干的好。但事实是,习近平没有那么好的福气,他面对的是一个凶险百倍的局面。因此,对习近平的一大挑战,就是他对此是否足够清醒。
2010-10-19
14日,也就是中共五中全会前夕,有中共背景的多维网放出消息,习近平这一次仍不入军委,消息来源解释说,这是中共高层的一大改革。今后权力交接,不再“先军后政”,而是“政军同步”,“胡锦涛在卸任之前迈出这一步,在军权上既不提前过渡,也不搞‘扶上马再送一程’的‘老人干政’”
2010-10-12
诺贝尔奖评委会决定把2010年度和平奖授予刘晓波有可能成为该委员会最具历史影响力的一个决定。为什么是中国?为什么是刘晓波?为什么是现在?诺贝尔奖评委会非常清楚,这一决定直接干预了中国的内部政治,不仅一定会开罪喜欢拿钱来说话的中国政府,而且还在中国异见群体中引发争议,但评委会为什么全不在意?
2010-10-05
胡锦涛在十一前夕发表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个最大限度、4点要求”的一番新空话,马上成为网民们的笑柄。如此众多的网民公开嘲讽最高领导人,中国的政治危机看来已发展到完全公开化的阶段。
2010-09-28
9月23日,温家宝在联大发表讲话,题目是“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这个讲话说明中国领导人对中国恶化的国际形像十分敏感,同时也体现了温家宝的一贯风格:用真诚来打动听者。因此,我相信温家宝向世界介绍的,是一个他自己相信的“真实中国”,但问题是,他相信的中国,就是真实的中国吗?
2010-09-21
中日对钓鱼岛主权的争端引发的民间保钓风波,对两国关系而言,就像热带台风,隔一段时间总要来一次。因此,几番风雨之后,当局也就变得老练了。为了防止事态失控,当局这一次无论是对日方的反制,还是对民众反日行动的压制,似乎比以前要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