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15-06-02
习近平的反腐很自然地遭遇了庞大官僚集团的集体抵制,令他的中国梦陷入困境。中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的灾难性表现,与官僚阶层的消极怠工显然有相当直接的关系。习近平最近在巡视浙江,以及召集华东七省领导人座谈会时,发表了一系列讲话,表明他正在寻找解决这个难题的出路。
2015-05-26
新一轮资产泡沫来势凶猛,已成为眼下所有中国人生活中最热门的话题。这一轮泡沫最大的特点,就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对那些一直唱衰中国经济的人自不待言,即便是对那些一直看好中国经济的人来说,这一轮资产价格泡沫的到来之快、之猛,也是大出意外。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领导人反复强调,中国经济已高度失衡,其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人们因此而相信,信誓旦旦的决策者绝不可能明知故犯,选择刺激资产价格泡沫的方式来解救经济下滑。这不是自杀吗?
2015-05-19
我上周评论的题目是"美国的中国难题",思路来自美国精英关于如何对付中国的问题上发生了重大分歧,本周评论的题目选择了"中国的美国难题",则多少和王岐山最近和福山的讲话有关。
2015-05-12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最近在新书《和中国打交道》中明确承认,在如何对待崛起的中国这个重大问题上,美国精英阶层发生了严重分歧。保尔森说,在很长的时间里,美国共和、民主两党的主流,都认为与崛起的中国合作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但现在,面对中国在军事上越咄咄逼人,加上习近平上台后对待民间维权组织的强硬态度,一些美国精英改变了原来的立场。不久前公开批评中共的沈大伟,就是这种人的一个重要代表。
2015-05-05
上周,一直"挺习"的郑永年,在凤凰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防止'新常态'变成'非常态'"的文章,对习近平的执政表现表达了迄今为止最严重的忧虑和批评。我非常理解郑永年的心情,因为我最近也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中国的政治形势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新常态"正在向"非常态"转变。
2015-04-28
习近平不久前访问巴基斯坦,砸下几百亿美元投资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成为中国许多微信群体关注的重要新闻事件。许多支持习近平中国梦的人,都对习的这个决定颇感不解,发问中国为什么要对巴基斯坦这么好?
2015-04-21
所有人都知道,高瑜被重判是出于政治原因。朋友传来的一段视频让我知道了这个政治原因究竟是什么。在这段视频中,高瑜表达了她对习近平的判断,这个判断是一个关于中国的噩梦。高瑜告诉世界,习近平是对抗普世价值的"9号文件"的泡制者,是中共两个三十年所有邪恶结出的苦果,因此,再也不应对习近平存任何幻想。也就是说,习近平是一个坏皇帝,他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灾难。
2015-04-14
在中国的思想和舆论界,毕福剑还真算不上是个"人物",但他多喝了几杯之后在饭桌上的一次即兴表演,竟然引起了如此巨大的政治舆论风暴,不能不令人对这个事件传递的信息做认真的思考。
2015-04-07
李光耀去世,引发了关于如何评价他的争论,而这个争论涉及到一个一般性的重大问题,就是应该如何评价当代政治家的历史地位。
2015-03-24
英国决定不顾美国反对,申请成为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创建成员国,带动了法、意、德等欧洲国家也纷纷申请,是一步很有想像力的妙棋。之所以这样判断,有这么几个理由。
2015-03-17
中国两会最重大的价值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给外部世界一个了解中国政治运行状况的重要机会。因形势不同,每年外部世界关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就今年来讲,我认为最关心的问题有这么几个。首要的问题是,习近平如此大规模反腐,他能不能控制住局面?有没有遭到体制内有组织反抗的重大危险?
2015-03-10
3月6日,正逢北京两会期间,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颇为大胆的文章,题目是"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阿波罗新闻网》把题目翻译成"即将到来的中共垮台"。这样翻译虽然不能算错,但不够准确,因为沈大伟的原意要微妙的多。 在原文的标题下,是这样一段提示,"中共统治的终场大戏已开台,习近平的无情手段只会让这个国家离危机爆发更近"。
2015-03-03
在很多方面,柴静的《穹顶之下》都创造了中国传媒的历史纪录。我毫不怀疑,《穹》将成为几代中国媒体人羡慕的经典之作。经典之作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把多种几乎不可能组合在一起的要素,组合成功,不仅带来巨大的政治震撼,更给大众心灵带来强烈的情感和道德震撼,从而对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15-02-24
不久前,我的朋友用"任性"这个词来形容习近平旁若无人的领导风格。当时我感到颇为传神。后来我才发现,原来"任性"这个词已成为2014年中国大陆的流行语。
2015-02-17
习近平携妻带女回当年插队的梁家河村"省亲",大陆官媒强调背后大有深意,但从他们的官样文字中,解读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