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18-12-18
中国纪念改革开放第四个十年的意义,不同于第二、第三个十年,而与第一个十年有一比,因为未来十年,中国将如同1988一样面临巨大转折。而这样的时刻,意味著对中国的历史感,也就是对中国人理解历史的能力会是一种考验。
2018-12-11
孟晚舟决定在12月1日,也就是习近平和特朗普历史性会谈的时刻在温哥华转机,很可能以为加拿大不至在此敏感时刻对她下手。事实证明,对她个人来说这是一个代价巨大的误判,但孟晚舟绝没想到的是,她的这个错误,结果可能是帮了习近平天大的忙。
2018-12-04
支持习近平的人可以说中国没输,而支持特朗普的人则强调,美国强势的大格局完全没有改变,只不过是「让子 弹再多飞一会儿」罢了。那么,为甚么特朗普没有像有些人希望的那样趁热打铁,而是选择了暂停贸易战升级呢?
2018-11-27
此次台湾大选,韩国瑜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推动了国民党的大胜。如何理解台湾的这个政治奇迹?现在,包括中共在内的各方政治势力都认识到,韩国瑜的崛起,能不能救国民党不好说,但确实为台湾民主带来了新的生机。
2018-11-20
在特朗普和习近平即将举行会谈的前夕,分析美中关系未来走向成为所有国际政治评论家无法回避的挑战。虽然他们都不得不在此时发表意见,但每个人都知道,美中关系未来的变数实在太多,很难分析。
2018-11-13
在周日(11月11日)纪念一战结束百年的仪式上,巴黎的阴雨恰好衬托了在场的各国领导人沉重的心情。他们都很清楚,人类有可能再次遭遇大规模冲突的惨剧。而在二十年前,这种可能性几乎是不可想像的,当时更不可想像的,就是中国竟然会成为21世纪世界和平最危险的挑战者。
2018-11-06
习近平在上海进口博览会上的讲话,宣示了他对自己权力稳固的信心。这增强了我的这样一个判断,那就是不久前特朗普与习近平的通话,两个政治强人明确了这样一个政治交易。那就是习近平将对特朗普做出重大让步,而特朗普将不支持任何倒习的政治力量。
2018-10-30
在习近平内外交困的时刻,安倍为甚么要「帮」习近平一把,而不计较前些年习近平对日本的霸凌以及对安倍个人的无礼?简单的解释,当然就是作为政治家的安倍,不能感情用事,而只能以国家利益为重。问题是,安倍究竟如何来考量日本的国家利益?他为甚么不与特朗普步调一致,等美中贸易战有了眉目再做决定?
2018-10-23
打开周一的《FT中文网》(《金融时报》中文网),头条消息是「库德洛指责中国拒绝缓解美中贸易紧张」,第二条消息就是「中国股市创下将近三年来最大单日涨幅」。对于关心中国经济的人来说,这两条消息其实都不是好消息。
2018-10-16
根据特朗普和习近平可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会晤的消息以及崔天凯大使在周末对美国媒体的讲话的态度,不难得出这样的判断,美中两国在对抗迅速升级的同时,也希望避免出现失控的局面。
2018-10-09
美国副总统彭斯上周就美中关系发表的讲话,令所有人都不再质疑美中对抗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很多人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合作的美中两国,为甚么会走向对抗?
2018-10-02
特朗普之所以能当选美国总统,重要原因就是两党政治陷入僵局,许多重要立法通不过,加剧了美国的危机和衰落。因此,让特朗普胜出的关键选票,来自一些曾支持奥巴马的选民。现在,减税等政策虽然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但已有不少人深感失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特朗普对美国政治文化的一些宝贵传统,特别是尊重真相、尊重对手人格的传统,带来了颠覆性的威胁。
2018-09-25
上周,特朗普制裁中国从俄国采购武器,终于把贸易冲突扩大到了新领域。中国立即召回前往美国交流的海军司令,同时取消新一轮贸易谈判。周一(24日),又发表了关于贸易摩擦的白皮书。这些事件,让许多仍对美中关系缓和尚抱希望的人,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美中对抗的大势已无可挽回,两国关系将进入一个风险难料的时期。
2018-09-18
最近,一篇认为中国私企已经完成支持公有经济的使命,到了「离场」时刻的文章,在中国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拍错马屁的文章,但作者吴小平暗示,这其实是一篇反讽文章。这个事件的重要背景,是习近平遭遇的私企难题。这个难题就是中国的私企越来越难活,而习近平又拿不出办法。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个难题,只不过吴小平借这个难题出风头,反而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2018-09-11
丘吉尔早就认识到了独裁者「骑虎难下」的困境。而这种困境不仅对独裁者本人非常危险,对他们治下的国家乃至其他国家,往往也意味著非常大的危险,因为处于「骑虎难下」困境的独裁者很可能会选择与尽可能多的人同归于尽。现代历史上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纳粹德国的希特勒,而最近的例子就是叙利亚的独裁者阿萨德,他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让该国人民付出的生命和财产代价,超出了「阿拉伯之春」爆发时所有人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