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政论】港股由跌转泻后中国经济的末路狂奔

2022.10.27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文韬政论】港股由跌转泻后中国经济的末路狂奔
粤语组制图

中共二十大正式结束,最具话题性的当然是胡锦涛被请离场,而最具实际意义的是李克强、汪洋、韩正及战书都无法续任中常委,未来就也就不会担任政治局常委。作为前总书记暨国家领导人的胡锦涛在全国中共代表的面前被请离场,当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并引发诸多联想,如果胡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出席二十大,会议正式开展之前中共大可宣布胡不会出席,既然出席了却被请离场,那是一种羞辱。或许习总要对全世界宣示团派最高领袖胡锦涛已经没有任何影响力,只是像江泽民一样乃等死的老人。



下一次党代表大会应该不会再有胡锦涛的身影,或许这次习总本来就不想胡出席,只是胡可能想到这大概是最后一次出席党大会而坚持出席,并为团派坐镇。习总在不得不容许他出席的同时只好羞辱他一番,告诉胡这是你自己自取其辱。



根据一些分析,从胡多次尝试想去翻开桌上红色的资料夹看来,他可能不知道改选的最后名单。这样的猜测间接得到印证,李克强确定在未来不会扮演甚么重要角色,甚至极有可能裸退,同是团派的汪洋也出局。



或许也有另一个可能,就是他知道当中的重要人选安排,并故意在当场尝试反对或表达不满,但这个可能性不大。姑勿论其真正原因是甚么,重点是政治局常委的人选都是习总的人马,这应该也是胡想要负隅顽抗的原因之一,特别是他当年悉心培育的隔代钦点人物胡春华亦确定出局,胡锦涛在习总眼中只是过渡时期的产物,休想学邓小平一样来个隔代钦点。习总登上高峰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除了当初的薄熙来外,就是后来的胡春华。习总铁下心来组成了以李强为首的习家班,之后根本就没有具影响力的挑战者。然而,这亦令外界担心唯命是从的新班子无法处理好经济问题。



当然外资不敢一面倒唱衰习总新班子,高盛的报告表面上对国企前景看好,原因是未来习总会更卖力的推动「共同富裕」,但实际上是对改革开放采取保留的态度,原因是民营企业的前景堪虑。美国银行的分析表面上也不是一面倒唱坏,他们认为权力更集中意味纠错的能力愈低,但由于高层的高层更团结,可能会更有效地处理问题,也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不过,嘴巴说一说或许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二十大结束,美国挂牌的中资股暴跌,深沪股市大跌,港股更是狂泻千点,来到15199点,被谑称「跌回解放前」,原因是香港「被回归」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在15196点。大家的确想不到习总连股市指数或许都可能做到50年不变,25年了,今天打回原点,再25年会不会也是一样?

- 梁文韬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