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权透视】施政报告勿再以国安遮丑 经济逆境急需为劳工解困

作者:蒙兆达
2024.10.10
【劳权透视】施政报告勿再以国安遮丑 经济逆境急需为劳工解困
粤语组制图

下星期,香港特首李家超将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回顾上一份报告,整个政府眼中似乎只有「国家安全」,对于解决各项迫在眉睫的社会民生问题,乏善足陈。曾自夸「以结果为目标」的李家超上任后,劏房住户数字有增无减,贫穷住户收入插水愈扶愈贫,反映假大空口号无助改善实质施政。施政交不出成绩,社会深层次矛盾日益加深,现届政府却只能不断搬出「国家安全」作遮丑布。

香港现时经济表现疲弱,有目共睹,外资撤离、游客数目较疫前锐减、地产市道不振和大型连锁店连环不断结业,种种迹象均显示,香港极有可能正步入经济寒冬。面对经济逆境,李家超勿再自欺欺人,幻想能以空洞口号掩盖施政无能。施政报告要为工人解困,急需聚焦三大劳工政策失误———扩输外劳欠监管、失业欠支援及最低工资欠效用,对症下药。

最急切是终止输入外劳计划

毫无疑问,施政报告最急须为工人做的,便是即时宣布终止去年7月未经谘询、强行实施的扩大输入外劳计划。新计划由政策局独揽审批大权,自去年实行至今,单在建造业已输入近万名外劳。以往在「补充劳工计划」不容许输入外劳的工种,亦在新计划下打开缺口,使外劳遍及零售、饮食、运输等各个基层工种。随著经济逐步走下坡,按新一季统计数据显示,建造、零售及饮食业均录得失业率攀升,继续在这些行业输入外劳,犹如对工人落井下石。民情汹涌之下,发展局虽然已宣布暂停新一轮建造业外劳审批,但新计划仍然原封不动,意味著随时又可再启动。建制工会至今未有要求废除新计划,只提出设立「煞停输入外劳机制」,是不痛不痒,根本未能反映失业及吊盐水工人的切肤之痛。

未来一年,香港失业率极可能会持续攀失,施政报告应该作好迎接巨浪的措施,尽快设立失业援助金,令受影响工人及其家人可以获得即时支援。大型企业裁员遣散潮已陆续浮现,无论李家超如何玩弄类似「执10间、开16间」的数字游戏,也无法扭转大量职位流失的现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政府的抗疫措施只顾补贴企业,失业人士苦等足足两年,政府才推出一次性的临时失业支援。期间,大量基层家庭饱受失业问题煎熬,部份更是储蓄耗尽、三餐不继,苦不堪言。毕竟,失业问题关乎经济及社会大环境变化,没理由将风险完全推给个人承担。汲取以往的痛苦教训,尤其目前经济极不明朗,政府实有必要尽快制订恒常性的失业支援措施。

现时时薪40元的最低工资根本无法维生

当经济环境变差、失业恶化,基层工人失去议价能力,工资便会承受下调压力,这时候最低工资便是工人惟一的救命草。但是,现时时薪40元的最低工资,水平低至根本无法维生,估计领取此金额的工人人数少于就业人口1%,难以指望可为低薪工人提供有效的工资安全网。纵使早前政府推出一年一检新方案,但由于本身基数太低,加上计算方程式过于保守,按目前统计数据推算,估计明年最低工资只能获得大约两至三元增长。这与乐施会计算最少时薪61.5元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金额,仍然相去甚远。今年施政报告,政府实有必要重新全面检视最低工资金额,以符合联合国公约规定最低工资须足够基层工人养家的生活所需。否则,当经济进一步恶化时,如果没有合理的最低工资水平作基本底线,就有机会出现工人之间为求生存被迫割喉式减薪的恶性竞争。

老实说,面对一个民望如此低落的小圈子政府,施政完全不受监管,很多人已对施政报告没有太多期望。可悲的是,一旦经济急速下行,政府又毫无应对措施,受苦的不会是高薪厚录的一众高官,而是每日胼手胝足的劳苦大众。

- 蒙兆达(香港劳权监察总干事)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