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拆局】由華潤堂及U購結業潮看央企在香港角色
2024.10.14
過去一周恒生指數暴升暴跌,周二(8日)更創出歷史性急跌逾二千點的歷史紀錄,顯然不論北京或特區政府寄望透過人為催谷托市,可以產生財富效應支持兩地經濟,但結果卻是事與願違,只是催生了一輪資產泡沫而且極速爆破,絲毫改變不了中港兩地消費降級的現象。
就在股市上演「大時代」畫面時,另一邊實體經濟已經再出現新一輪結業潮,再有大型連鎖零售商結業,售賣成藥及保健品的華潤堂在社交平台宣布,由於業務受到外部不確定因素及各種營運挑戰的影響,決定下月8日關閉香港全線19間分店。同一時間,內地人氣食店小南國旗下南小館將結束荃灣及青衣分店,而來自芝加哥的爆谷店Garrett Popcorn在進軍香港13年,亦宣布今個月關閉6間分店並撤出香港。
零售業不景早已是不爭事實,我亦多次撰文稱「全面復常」的香港,每月零售額跌穿300億元已是危險訊號,以八月銷貨值僅有292億元,按年下跌10.1%,連跌六個月,甚至比通關前水平更低,這種不景氣的現象,絕非高官口中零售業要「升級轉型」說得那麼輕鬆就可以解決。
不過本文並非想探討本港零售業不景的問題,反而想引伸探討另一個奇怪現象:作為有中央支持的「央企」及「國企」集團,為何會在香港零售業最需要支援時,不但沒有伸出援手,反而是趁機退場?甚至令屬下員工生計受影響?
華潤堂是香港上市公司華潤醫藥旗下健康連鎖店,資料顯示,華潤堂共有19間分店,今年5月則有34間分店,即6個月內已削減了近一半店舖。有華潤堂的員工於7月已被要求調離崗位,估計全線結束運作後,會有逾50名員工受影響。翻查公司年報,華潤堂及同系的德信行在全國經營760家零售藥房,相關業務上半年錄得近五千萬人民幣收益,同比增長9.3%,反映相關業務不單仍錄得盈利,而且表現仍算不錯。
值得留意這不是華潤集團今年內首次退出香港業務,今年初華潤旗下超級市場U購Select亦大幅削減分店,由高峰期約100間,在約一年後收縮近一半至年初的57間,原因是管理層關注消費氣氛未明顯改善,加上內地提供更便宜產品和更多選擇,吸引港人北上消費,令市場競爭加劇。
而最新進展是U購仍然在縮減門店數目,近期更連關最少3間分店,包括屯門、荃灣及柴灣分店等,到十月已經減至約40多家,換言之較高峰減少了近六成。
華潤集團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直屬管理,屬於中國「中央企業」(央企)之一,地位與一般國企或中資機構不同,堪稱是內地最有實力的國有企業。而華潤集團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已到港發展業務,是老牌本地紅籌企業,目前遍布地產、零售及啤酒、公用事業、水泥基建、金融及醫療等業務,單在香港上市公司就有九間。
我想指出的是,作為央企最雄厚實力的代表,華潤集團不單在香港「由亂及治、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既沒有大力增加投資建設香港復常,反而在一年內陸續撤走與民生相關的零售業務,甚至影響屬下員工生計,事件反映央企及國企等中資機構,到底在香港擔當甚麼的角色?
中信集團旗下大昌食品年初結業 央企在港瀕收縮業務
與華潤集團一樣在香港有深厚歷史,還有另一家央企中信集團,不過近年一樣在收縮規模。旗下有39年歷史的大昌食品市場同樣在年初宣布,因「受到不確定的外在因素和各種營運挑戰」,決定終止食品市場業務,關閉28間零售店鋪。該公司以售賣急凍食品為主,分店開遍布全港各大屋邨,10年前高峰期擁90間分店。工會估計,近百名大昌行員工受影響。
華潤堂及大昌食品的結業,或許只是「冰山一角」,但一方面代表央企在香港正在持續收縮業務,同時數據亦顯示,中資機構過去十年的發展,增長正在顯著放緩,未有因為中港經濟加密往來,甚至因應「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而大幅擴大在香港的商業版圖。
根據香港中聯辦的數據,超過100家中央企業在香港設有分支機構或子公司。這些企業除了華潤及中信外,還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移動、中國石油、中海油、中國中鐵等大型國企,這些企業的業務涵蓋銀行、保險、地產、能源、基礎設施和交通等行業。
過去十年中資機構進駐增長放緩 資產總值每年僅增4%
國家發改委網站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6月,在港中資企業及下屬實體公司註冊總數已超過4000家,總資產規模達14.98萬億港元。
四千家中資機構表面看來數目不少,但據羅兵咸永道2022年發表的《中資機構在香港》的研究報告,與1997年回歸相比,當時駐港中資機構已經有1800家,換言之廿五年來複式增長每年只有3%,而且比起2011年的3375家,過去十一年僅多了六百家中資機構進駐,複式增長放緩至僅1.6%,反映擴張步伐是有所萎縮。而持有的資產更由97年至2011年的33%複式增長,大幅放緩至2011-22年的只有4.2%,表現是遠低於同期的本地及外資企業。
香港官方數據亦顯示出類似趨勢,去年底由投資推廣署以及統計處合作的年度調查顯示,外資在香港設立的「地區總部」總數跌至1336家,是十年有紀錄的新低,當中不單美國在港設立地區總部的數目出現驚人下跌,令人驚訝是,即使是內地在港設立的地區總部,居然亦出現跌幅,數目由前年的251家降至247家,一共減少了四家地區總部,數字回落至2020年以來最低,這對於在去年《施政報告》中,特首李家超提出要發展「總部經濟」,吸引內地企業來港設立總部,似乎是大力摑了一巴掌。
央企集中資源發展北部都會區 負上國家發展任務
必須要指出,央企退出香港的零售市場,既有涉及本地零售市場「質變」,而國資委近年加強對央企作業績考核,亦令中資企業不得不更考慮要「交數」作成本效益計算,結束無利可圖的零售生意也無可厚非。
只是作為有國家支持的重點央企,在「由治及興」的香港,我們理應期望可以負上更多經濟及社會責任,例如在日益疲弱的香港樓市,中資機構卻早已在官地投地方面幾乎完全絕跡;一些中資金融機構率先採取減薪裁員,包括中信証券正在削減中信里昂逾100名銀行家的基本工資15%至30%,部分像中國光大和中國華融最近幾個月更要求駐香港的部分高管,甚至前員工退還過往的部分獎金。
相反,我們近年看到的是央企在香港似乎正在執行更多「國家任務」,好像華潤集團幾乎完全退出了香港的零售業務,卻考慮夥拍正面臨財困的新世界發展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發展北部都會區,甚至傳出會接收新世界前行政總裁鄭志剛的心血、尖沙咀知名商場K11 Art Mall。而另一央企招商局亦夥拍新世界發展北區農地項目,這反映在中央層面是既支持新世界發展,以回報願意接受國家任務,讓央企去幫助他們減少負債問題,而大力發展「大白象」工程的北部都會區,亦成了央企高層的新政治任務。
- 顏寶剛 (前《有線財經台》台長)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