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拆局】由华润堂及U购结业潮看央企在香港角色
2024.10.14
过去一周恒生指数暴升暴跌,周二(8日)更创出历史性急跌逾二千点的历史纪录,显然不论北京或特区政府寄望透过人为催谷托市,可以产生财富效应支持两地经济,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只是催生了一轮资产泡沫而且极速爆破,丝毫改变不了中港两地消费降级的现象。
就在股市上演「大时代」画面时,另一边实体经济已经再出现新一轮结业潮,再有大型连锁零售商结业,售卖成药及保健品的华润堂在社交平台宣布,由于业务受到外部不确定因素及各种营运挑战的影响,决定下月8日关闭香港全线19间分店。同一时间,内地人气食店小南国旗下南小馆将结束荃湾及青衣分店,而来自芝加哥的爆谷店Garrett Popcorn在进军香港13年,亦宣布今个月关闭6间分店并撤出香港。
零售业不景早已是不争事实,我亦多次撰文称「全面复常」的香港,每月零售额跌穿300亿元已是危险讯号,以八月销货值仅有292亿元,按年下跌10.1%,连跌六个月,甚至比通关前水平更低,这种不景气的现象,绝非高官口中零售业要「升级转型」说得那么轻松就可以解决。
不过本文并非想探讨本港零售业不景的问题,反而想引伸探讨另一个奇怪现象:作为有中央支持的「央企」及「国企」集团,为何会在香港零售业最需要支援时,不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是趁机退场?甚至令属下员工生计受影响?
华润堂是香港上市公司华润医药旗下健康连锁店,资料显示,华润堂共有19间分店,今年5月则有34间分店,即6个月内已削减了近一半店铺。有华润堂的员工于7月已被要求调离岗位,估计全线结束运作后,会有逾50名员工受影响。翻查公司年报,华润堂及同系的德信行在全国经营760家零售药房,相关业务上半年录得近五千万人民币收益,同比增长9.3%,反映相关业务不单仍录得盈利,而且表现仍算不错。
值得留意这不是华润集团今年内首次退出香港业务,今年初华润旗下超级市场U购Select亦大幅削减分店,由高峰期约100间,在约一年后收缩近一半至年初的57间,原因是管理层关注消费气氛未明显改善,加上内地提供更便宜产品和更多选择,吸引港人北上消费,令市场竞争加剧。
而最新进展是U购仍然在缩减门店数目,近期更连关最少3间分店,包括屯门、荃湾及柴湾分店等,到十月已经减至约40多家,换言之较高峰减少了近六成。
华润集团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直属管理,属于中国「中央企业」(央企)之一,地位与一般国企或中资机构不同,堪称是内地最有实力的国有企业。而华润集团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已到港发展业务,是老牌本地红筹企业,目前遍布地产、零售及啤酒、公用事业、水泥基建、金融及医疗等业务,单在香港上市公司就有九间。
我想指出的是,作为央企最雄厚实力的代表,华润集团不单在香港「由乱及治、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既没有大力增加投资建设香港复常,反而在一年内陆续撤走与民生相关的零售业务,甚至影响属下员工生计,事件反映央企及国企等中资机构,到底在香港担当甚么的角色?
中信集团旗下大昌食品年初结业 央企在港濒收缩业务
与华润集团一样在香港有深厚历史,还有另一家央企中信集团,不过近年一样在收缩规模。旗下有39年历史的大昌食品市场同样在年初宣布,因「受到不确定的外在因素和各种营运挑战」,决定终止食品市场业务,关闭28间零售店铺。该公司以售卖急冻食品为主,分店开遍布全港各大屋邨,10年前高峰期拥90间分店。工会估计,近百名大昌行员工受影响。
华润堂及大昌食品的结业,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但一方面代表央企在香港正在持续收缩业务,同时数据亦显示,中资机构过去十年的发展,增长正在显著放缓,未有因为中港经济加密往来,甚至因应「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而大幅扩大在香港的商业版图。
根据香港中联办的数据,超过100家中央企业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这些企业除了华润及中信外,还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移动、中国石油、中海油、中国中铁等大型国企,这些企业的业务涵盖银行、保险、地产、能源、基础设施和交通等行业。
过去十年中资机构进驻增长放缓 资产总值每年仅增4%
国家发改委网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6月,在港中资企业及下属实体公司注册总数已超过4000家,总资产规模达14.98万亿港元。
四千家中资机构表面看来数目不少,但据罗兵咸永道2022年发表的《中资机构在香港》的研究报告,与1997年回归相比,当时驻港中资机构已经有1800家,换言之廿五年来复式增长每年只有3%,而且比起2011年的3375家,过去十一年仅多了六百家中资机构进驻,复式增长放缓至仅1.6%,反映扩张步伐是有所萎缩。而持有的资产更由97年至2011年的33%复式增长,大幅放缓至2011-22年的只有4.2%,表现是远低于同期的本地及外资企业。
香港官方数据亦显示出类似趋势,去年底由投资推广署以及统计处合作的年度调查显示,外资在香港设立的「地区总部」总数跌至1336家,是十年有纪录的新低,当中不单美国在港设立地区总部的数目出现惊人下跌,令人惊讶是,即使是内地在港设立的地区总部,居然亦出现跌幅,数目由前年的251家降至247家,一共减少了四家地区总部,数字回落至2020年以来最低,这对于在去年《施政报告》中,特首李家超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内地企业来港设立总部,似乎是大力掴了一巴掌。
央企集中资源发展北部都会区 负上国家发展任务
必须要指出,央企退出香港的零售市场,既有涉及本地零售市场「质变」,而国资委近年加强对央企作业绩考核,亦令中资企业不得不更考虑要「交数」作成本效益计算,结束无利可图的零售生意也无可厚非。
只是作为有国家支持的重点央企,在「由治及兴」的香港,我们理应期望可以负上更多经济及社会责任,例如在日益疲弱的香港楼市,中资机构却早已在官地投地方面几乎完全绝迹;一些中资金融机构率先采取减薪裁员,包括中信证券正在削减中信里昂逾100名银行家的基本工资15%至30%,部分像中国光大和中国华融最近几个月更要求驻香港的部分高管,甚至前员工退还过往的部分奖金。
相反,我们近年看到的是央企在香港似乎正在执行更多「国家任务」,好像华润集团几乎完全退出了香港的零售业务,却考虑夥拍正面临财困的新世界发展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发展北部都会区,甚至传出会接收新世界前行政总裁郑志刚的心血、尖沙咀知名商场K11 Art Mall。而另一央企招商局亦夥拍新世界发展北区农地项目,这反映在中央层面是既支持新世界发展,以回报愿意接受国家任务,让央企去帮助他们减少负债问题,而大力发展「大白象」工程的北部都会区,亦成了央企高层的新政治任务。
- 颜宝刚 (前《有线财经台》台长)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