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拆局】樓市連環「不幸事件簿」
2024.11.04
過去一星期,香港樓市的情況可謂令人不安,市場氣氛之低迷,成交價格之疲軟,令人懷疑其走勢是否早已跌入深谷。近期發生的幾件重要事件——沙田小瀝源地皮低價成交、市建局九龍城啟德道地皮流標,負資產宗數創廿一年新高、以及樓價指數的持續下滑——不僅反映了當前樓市的艱難處境,也預示了未來可能更為惡劣的走勢。
沙田地皮低價成交:發展商只求「撈底」
沙田小瀝源地皮最終以約十億港元的「低價」由華懋集團競得,顯示發展商對後市的明顯悲觀。每呎樓面地價約3357元,較同區早前成交的地皮價格低了15%,市場並非沒有成交,但成交價持續偏低,似乎顯示了發展商對未來樓價的擔憂。即使面對減息及「撤辣」的政策支持,發展商對市場的信心依然薄弱。華懋此次中標的價格偏低,更突顯了對市場的持續觀望和明顯保守,甚至懷有撈底「執死雞」心態。樓市如今彷如陷入泥潭,即便有政策推動,需求回復依舊步履維艱。
九龍城地皮流標:市場冷感、不確定性劇增
幾乎同一時間市建局推出的九龍城啟德道地皮更是出現流標,雖然此地皮收到30份意向書,卻僅有一家長實入標,並最終因條款問題流標,反映了發展商對風險的極端敏感和躊躇。這不僅顯示了市場的不確定性,甚至暴露出即使在減息周期下,當前地皮吸引力急劇下降的殘酷現實。地皮位於黃金地段啟德道,且交通便利,本應是一塊高潛力土地,結果卻因條款過於嚴苛而無人敢接手,顯示市場信心的薄弱及政策對市場的抑制效果。更嚴峻是市建局財政狀況已非常緊張,未來即使能在條款上放寬,也難保發展商的信心短期內回暖。
樓價指數連跌;負資產宗數創廿一年新高
根據金管局數據,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在第三季增至40713宗,較第二季的30288宗猛增34.4%,創了2003年「沙士」以來新高;更值得留意是第三季無抵押部分的金額增加至158億港元,增幅誇張地超過50%,銀行在這些貸款上承受著更高的風險。若樓價進一步下滑,銀行將面臨更大損失,可能會因應風險提高審批標準甚至收緊貸款額度,令市場資金更加緊張。
同一時間,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樓價指數已連跌五個月,並跌至逾八年來的低位,這個持續走低的趨勢揭示了市場對未來的悲觀看法。即使政策層面頻頻減息支撐,樓價也未見回升,成交價持續低迷,市場仍續錄低價及蝕讓成交,市場信心更是乏善可陳。樓價較2021年高位已下挫近28%,如此劇烈的跌幅令買家望而卻步,樓市成交難有起色,並進一步形成惡性循環。
政府政策失效:市場期待改變
對於負資產宗數突破4萬宗,財爺陳茂波的反應僅是嘗試淡化事件, 稱美國減息周期剛開始,估計之後會繼續,市場需要慢慢消化消息。又指樓市正處於轉折期,由2021年下旬開始調整至今,大致保持穩定發展,交投量曾有波幅,如今已趨活躍。
面對低迷的樓市,政府政策未能有效提振市場,更未有正視問題,反而讓發展商舉步維艱。無論是對招標條款的嚴格限制,還是對公共設施建設的強制要求,都加重了發展商的壓力。政府如無法減輕發展商負擔,或在政策上做出靈活調整,難以激發市場活力。再者,政策信號遲滯不前,市場何以重燃信心?政府若繼續在高門檻的政策下推地,樓市勢必陷入更為嚴重的困境。
經濟失速突顯信心疲弱 市道低迷損置業信心
說到底,樓市復甦關鍵仍然是大環境的經濟氣氛。儘管香港的失業率整體仍然維持近3%的全民就業水平,但作為關鍵的經濟表現乏力,香港第三季GDP按年僅增長1.8%,不僅遠低於市場原預期的3.1%,更成為自去年第二季以來的最低增速,無疑是一個令人失望的經濟表現,顯示本地經濟復甦疲弱,政府經濟政策的效果也似乎難以奏效。
首先,私人消費支出連續兩個季度下滑,再次顯示香港內部消費需求疲軟的困境。第三季私人消費按年下降1.4%,而上一季度降幅為1.6%,這樣的數據反映出居民消費信心不足。而最新公布九月零售額按年下跌6.9%,雖優於市場預期,亦較8月按年跌10%收窄,但已是連跌七個月,而且實際金額僅為296億元,為去年復常以來第三低水平,反映零售界仍然水深火熱。
儘管政府強調本地市場消費環境的改善,但「結業執笠潮」卻是區區皆見。顯而易見,僅靠零散的消費刺激措施,並未達到令市民重拾消費意願的效果。私人消費本應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卻因長期的經濟壓力、外部不確定因素和市民對未來收入的擔憂,導致消費市場萎靡不振。
其次,香港經濟增長的另一支柱——出口增速也顯著放緩。第三季貨品出口按年仍增長3.9%,但遠低於第二季的7.5%。其中,政府解釋原因在於部分主要貿易夥伴需求減弱。然而,作為一個高度依賴轉口貿易的地區,香港若沒有科技產品等具有競爭力的出口商品,經濟結構相對單一的問題在這種時期被放大,且在未來仍難以抵禦外部經濟的波動。相較於其他同樣依賴外貿的經濟體,如新加坡和台灣,香港顯得競爭力不足,反映本地產業轉型的迫切性。
政府應對「掩耳盜鈴」 信心重建困難重重
最令擔憂的不是外圍環境變化,反而是特區政府一味「等運到」,僅依賴外部因素的態度最令人憂慮。隨著美國減息和中國推出經濟刺激措施,政府預計這將在第四季提振本地消費。然而,僅寄希望於外部政策,卻未能主動解決本地問題,如內部消費動力不足、財政赤字擴大等,這些現象無疑讓本地居民的財務壓力雪上加霜,消費意願也因此受到進一步抑制。在這樣的背景下,若政府仍僅將寄望於外部經濟改善,忽視本地政策調整的必要性,無疑是「掩耳盜鈴」。
顯而易見,香港樓市現時困境重重,市場信心早已動搖。地皮低價成交或流標、負資產創廿年新高、經濟復甦不似預期,這些現象折射出市場對未來的高度悲觀,置業者及發展商均對前景充滿懷疑。政府若無法改善政策、重建信心,市場將難以走出陰霾。樓價見底的共識遙遙無期,樓市低迷恐成為長期現象,未來前景令人堪憂。
- 顏寶剛(前《有線財經台》台長)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