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23-09-04
过去三年随著《港区国安法》实施,香港新闻自由排名大跌至140位、众多新闻工作者被捕,香港言论自由是否到了尽头?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仍有一批在国安红线下,努力在传媒机构「自我审查」的夹缝中,争取寻找真相的新闻工作者,他们没有「回避风险」,而是在承担风险下为公众继绩发挥监察政府的职能。
2023-08-28
香港昔日最独特的优势,向来是法治与自由,这对跨国商人和专业人士尤其重要,但近日大量外国律师正在逃离香港,更指香港已由国际金融中心,变成「以中国为中心的金融中心」。有西方外交官就指,「香港正在令自己变得『无关重要』」,称许多外国政府都注意到这个金融中心正走向独裁之路。
2023-08-21
在中国经济遇到困难之际,当局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居然是隐藏数据。这种愚昧的处事方式,既骗不到人、也骗不了自己。资金已用脚投票,A股「沪深股通」连续10天录得净沽出,创开通以来最长净流出纪录,而恒指由一月高位回套逾两成步入熊市,在规模更大的债券市场,外资7月减持规模创2月以来最大幅度。
2023-08-14
一些中国城市和企业将2023年定为「投资中国年」,但讽刺的是一系数字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创新低、进出口数据疲弱、以至访华旅客大跌98%,均反映廿多年靠外来投资推动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今天的中国正与世界全面脱轨,被美国施加资金流入限制,甚至形成「天下围中」的格局,象征中国经济由盛转衰。
2023-08-07
港交所近日作出了一个不寻常举动:不理会国际证券组织的反对,一意孤行修订上市规则删除了上市招股书中说明与中国有关的商业风险因素,背后是受到中证监施加压力要求淡化中国法律风险。此举不但削弱了对投资者的基本保障,甚至一手摧毁「一国两制」下保障金融中心地位的法规,加快制度败坏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断送。
2023-07-31
特别是习近平提倡的「共同富裕」令民企几年饱受蹂躏。现在面对经济困境,中央终于作出妥协向民企低头。只是民营企业家均称,重建信心的是政府的信誉。
2023-07-24
政府「托市」重推七成按揭后,香港楼市近两星期出现了多个反常现象,有传媒形容楼市步入冰河期。
2023-07-17
目前中国经济信心低迷情况属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罕见,结构上正进入「资产负债表衰退」:民间投资减少、企业去杠杆及居民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但外界寄予厚望的中央「救市大招」已变成伪命题,三分一地方政府财政连偿付利息亦出现困难,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今年第一季更大跌八成。外界已将经济困局矛头直指向习近平,形容对内外企业的施压正熄灭中国的经济引擎。
2023-07-10
人行与金管局去年签署常备货币互换协议,罕见是长期有效,无需续签。与此同时,基于资金流出及投资失利,香港外汇储备跌至六年新低,由年半前的高位回落逾六千亿港元,大大减少捍卫联系汇率的弹药,一旦中国出现金融危机或被国际社会制裁,中央可能会透过这个货币互换协议动用香港外汇储备维稳,届时香港政府无力拒绝,这不单会损及港元的稳定性,同时亦会终结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023-07-03
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业界本来寄望能带动本港贸易,但现实是出口连跌十三个月,昔日作全球港口龙头的葵青货柜码头今年首五个月吞吐量不单无起色,过去两个月更大跌近两成,全球排名跌至第九位,被多个内地港口超越,本港正失去转口港功能,港口设施将逐步「送中」。
2023-06-26
过去一段长时间,财经市场热门话题不再是股市或基金投资,很多财经新闻或节目反而是教观众如何争取最高的定期存款利率,反映的正是过去一段时间因拆息高企令银行要向存户提升定存利息,而市场预计本港银行未来三个月好大机会要加息两次,加上发展商去货心切将新盘降价两成,楼市「内外交困」恐下半年会跌价5%。
2023-06-19
金融管理局为加快本港发展成加密货币交易中心,居然对三大发钞银行施压,要求接受加密货币交易所作为客户,甚至鼓励银行「不要害怕」。虚拟资产平台在外国已经接连倒闭,香港却反其道而行「中门大开」吸引加密货币交易中心由新加坡转至香港落户,看来财金部门已经逐步放弃专业管理,改为以政治先行。
2023-06-12
近年香港金融市场缺乏成功创新,上半年IPO排名更跌出全球五大,甚至输给过去看不起的对手印尼。香港总商会调查则显示,过去几年人才流失特别是中层人员问题突显,七成受访企业称与移民有关。本港四大金融监管机构去年流失率高达一成二至两成,恐怕会损害监管水平质素,如果情况持续,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势必褪色。
2023-06-05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惯常以自身经济的优势,以经济贸易胁迫在政治上对立的国家屈服,这些「威吓」手段很多时都能够收效,但过去三年却出现了一个异数:澳大利亚成功「逆转胜」,甚至中国因为制裁措施而自食其果,最终不得不屈服取消对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制裁措施,这能否为其他国家示范能抵制中国的「欺凌」?
2023-05-29
香港国泰航空「歧视」风波,当官媒「理直气壮」说「内地游客是香港服务业的衣食父母」,但不论国泰甚至香港经济本身,均是「食四方饭」的国际枢纽及金融中心,并非单靠内地单一客源。如果说谁才是「衣食父母」,实际上不论由外贸盈馀以至外商直接投资反映,更多是内地需要依靠香港作为对外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