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23-05-22
去年十月特首在施政报告提出「抢人才」,当时我写下「抢人才本末倒置、留人才刻不容缓」,认为政府与其花费巨额公帑「抢人才」,更重要应是采取措施留下一批本地培训人才。但大半年过去了,政府一个「留人才」的政策都没有,反而继「高才通」后,又扩大「人才清单」三倍,目标是每年有3.5万名人才来港,换言之连同「高才通」一年将有七万名「新血」由外地来港,当中绝大部分均会是内地专才,显然政府「换血」目标明显,前港督彭定康担心的「留岛不留人」,已经一步步实现。
2023-05-15
去年面对银行体系结馀下跌,我已撰文称银行大机会「追加」利率,果不然先由滙丰带头上调最优惠利率,之后更因拆息飊升至十五年新高,中小银行因资金成本上升,罕见要自行加息四分一厘,令香港踏入「三个P年代」,面对利息开支增加,二手楼市已扭转首季升势再陷调整。
2023-05-08
习近平在上一任的十年当中,对经济资讯的流通和商业报道还是相对开放,可是今天已面临挑战,内地通过修订《反间谍法》,限制外资企业不能取得经济及企业信息,多家外资均有内地高层及人员被带走调查,「揽抄加速」将令外资加速撒离,香港会走上同一条路吗?
2023-05-01
去年本港楼价大跌一成半,令负资产数量急增至逾1.2万宗,创十八年新高。惟随着今年第一季楼价回升7%,负资产个案亦减少。实际上,单单负资产本身不等于已构成问题,但真正令人担心是过去两个月,本港银主盘成交显著增加,反映部分业主开始陷入财困令物业被银行接管,如果情况持续恐将秏尽购买力,楼市复苏亦会成为「假象」。
2023-04-24
内地青年失业率迫近历史新高,五个毕业就有一个失业,年轻人以「孔乙己文学」发泄对就业形势的不满,却惹来政权批评没有上进心;香港那边青少年失业率一样令人忧心,去年中三至中五毕业生失业率一样迫近两成,特区政府却无视青年问题,反而强迫高中学生每年要到大湾区考察,同时有大专学府却对学生会施予不合理惩处。「放弃青年」成了近年中港两地政府惯常应对青少年的问题手段,这样下去我们的社会恐变成没有未来。
2023-04-17
BNO持有人申请居留签证推行两年来已有逾十六万港人移英,不过特区政府以政治理由一直留难这些人不许提取辛苦储下的「强积金」,甚至近日有案例以BNO Visa移民加拿大并成功取得永居,一样面对诸多藉口未能提取MPF。有统计推算BNO Visa申请涉及的MPF未能提走总额达215亿港元。
2023-04-10
最近几个星期,中港均在举辨众多「复常」的庆祝活动,以配合消费券发放提振经济。另一边在北京则举行的高层次发展论坛,邀请了众多西方巨企高管,包括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和美国投资公司桥水基金的达里奥。之后在三月底被称为「亚洲达沃斯」的博鳌论坛亦结束了庆祝活动。
2023-04-03
本港二月与内地全面通关后,内地入境旅行团重临,旅游业重现生机,但疫前屡惹诟病的乱象也故态复萌。新闻画面近日不断出现大量团友聚集在土瓜湾及红磡一带街头,由排长龙等候用膳,到公厕门口站著食两餸饭等,引起各界关注。
2023-03-27
2020年,我在新闻部提出做「黄色经济圈」系列报道,当时上司质疑为何要突出这个主题。我说这个题目在社会有高度关注,市民消费开始渗入政治表态,迫使企业要开始面对政治选择。
2023-03-20
去年十二月中在此栏发表《中港通关时间表将大幅提前,有利复原但前景充满政治隐忧》一文,指出提早通关「有机会拯救已经深度衰退的香港经济」,有利资产市场。之后在一月再发文《「新香港人」离弃,香港楼市「小阳春」实为最后「逃生门」》,指两地通关之后楼市出现的「小阳春」,实为卖家最后的「逃生门」。
2023-03-13
特区政府花费巨额公帑向国际「说好香港故事」,官员频频外访希望进行「形象工程」。不过近日由英美政府以至联合国属下委员会,均对香港政治环境、新闻自由及司法独立发出警号,部分智库及研究机构亦对这个昔日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布报告,用实际行动反驳官员的「似是而非」的歪理。
2023-03-06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刚发表的《财政预算案》中,其中一个焦点是要在新加坡手上,抢夺「家族办公室」的生意,预算案提出会在未来3年向投资推广署提供1亿元,吸引更多家族办公室来港,重点项目包括于3月底举办「裕泽香江」高峰论坛。但那边厢,狮城已开大口「落闸」限制投资移民,表明生意早已应接不暇,问题是香港有本事来抢吗?
2023-02-27
陈茂波在2017年2月发表他的第一份预算,今次是他的第六份预算案。这几天有关财政预算案引发的争议及批评已经不少,本文想集中讨论是这个当局不敢承认的「结构性财赤」是如何形成,与及最终会发展成如何局面,是否真的是一个 Endgame 终局?
2023-02-20
中央试图推动经济增长,但面临人民消极抵制:中国民众去年减少了举债、增加了储蓄,这种「积谷防饥」的审慎心态反映的是内地居民已对政府不再信任,面对不明朗宁愿增加储蓄减少消费,而这对一直强调靠内地通关重启经济的香港,这条「复常之路」恐怕并非官员想得这么容易。
2023-02-13
近日多家西方媒体都报道,中国透过香港这个自由港的特定角色,绕过西方制裁,向俄罗斯出口可用于军事用途的集成电路,四年间增长达3.5倍,令香港一跃成为俄国入口集成电路的第二大运输地,而香港去年更成为俄罗斯全球第七大贸易夥伴,加上香港的金融服务业亦被俄罗斯利用作为石油运输提供援助,恐怕香港有愈来愈大风险,会被西方施加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