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24-12-30
每到年底,不同媒体都会选出年度词,今年我选择「孤岛化」。
2024-12-23
随著国际地缘政治局势日益紧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从西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到香港本地经济的脆弱性,金融市场的动荡将持续影响香港的地位与发展潜力。滙控作为香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其在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压力下的风险尤为突出。
2024-12-16
近日港府公布年度财政赤字料达千亿,是连续三年财赤破千亿,引发社会对政府开支的质疑,包括公务员薪酬问题。尤其是面对赤字连年,公务员却连续三个年度获准加薪。
2024-12-09
金管局近日推出的一次性「特别安排」,允许银行放宽针对一批在2021至2023年间以建筑期付款方式购买楼花的买家的按揭成数限制,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2024-12-02
北部都会区计划宏伟愿景背后,存在不少隐忧,最关键的「片区开发」模式规划欠理想,令发展成本高昂却欠缺回报,需动员北京官员向发展商「揼心口」,但恐怕要靠北都区撑起香港未来的半边天,只是官员一厢情愿想法,最终沦为纳税人沉重负担。
2024-11-25
新闻界前辈陈景祥,早前就有文章《特朗普4年任内将会做什么?》,当中提及特朗普出招对港最大威胁在联系汇率。
2024-11-18
「抢人才、抢企业」是今届特区政府最重点,也是最有成效的工作成绩表,最少在特首的施政报告是这样形容。但这是实情吗?
2024-11-11
美国联储局于上周再度减息0.25厘。本港方面,本港银行却在两个月内再度大手减息,不单令人意外,甚至质疑在当前利率环境下,银行利率的调整表面上虽是经济考量,但在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和中美博弈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是否渗入了政治考量?
2024-11-04
过去一星期,香港楼市的情况可谓令人不安,市场气氛之低迷,成交价格之疲软,令人怀疑其走势是否早已跌入深谷。近期发生的几件重要事件不仅反映了当前楼市的艰难处境,也预示了未来可能更为恶劣的走势。
2024-10-28
首位会说普通话的行政总裁,在上任个多月后在外界毫无预警下突然公布滙控近年史上最大规模重组,正式将集团一分为二,分为东西两个业务架构,难免令人猜想近年多次讨论的分拆计划,正式开始启动。
2024-10-21
按特首李家超说,他非常重视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声称去年订立150个指标,只有六项政策不达标,即是有96%都达到「以结果为目标」,那么经济好转了吗?
2024-10-14
过去一周恒生指数暴升暴跌,周二更创出历史性急跌逾二千点的历史纪录,显然不论北京或特区政府寄望透过人为催谷托市,可以产生财富效应支持两地经济,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只是催生了一轮资产泡沫而且极速爆破,丝毫改变不了中港两地消费降级的现象。
2024-10-07
今次港股受惠内地「暴力托市」,不单出现「大时代」式爆升,而且更出现四、五千亿的「世纪成交」,反映入市气氛异常炽热,有不少分析相信基于内地政策出现重大转折,旺市情况可以维持至明年初。
2024-09-30
本港四大华资地产商之一的新世界发展,管理层出现「变天」,整件事「花生指数」固然极高,政界亦关注郑志刚目前担任多项公职安排,但我认为外界不应忽视今次人事安排中,新世界作为上市公司,对于管理层的撤换并非以股东利益出发,而是卷入家族内哄的人事纠纷,再次突显新世界发展长期以来受困挠的「管理层折让」问题。
2024-09-23
必须要承认上星期我评估减息幅度是一错再错,先是美国预估减四分一厘,结果减够半厘;到预测香港的减息幅度,虽然预测真会启动减息,但幅度又错,香港银行减够四分一厘而不是我预测的八分一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