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評論】三項伎倆剷除問題 無助特區解脫困局

作者:杜耀明
2024.10.24
【杜耀明評論】三項伎倆剷除問題 無助特區解脫困局
粵語組製圖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猶如啟示錄,顯露新香港政府「由治及興」的本領在於剷除問題,而不是解決困局。

解決劏房問題,一直是北京要求特區當局盡快完成的任務,以示新香港對改善基層生活的決心。今次《施政報告》終於提出辦法,就是訂立基本住房標準,包括有𥦬有獨立廁所,而且面積不少於八平方米,現行劏房若符合這些規定,可向當局登記,正名為「簡樸房」,不符者須於指定限期內改建,否則房東違規出租,可被判監。換言之,新政策一推出,劏房問題便立即剷除。因為二分法下,合格的改稱「簡樸房」,不合格的據說佔三分一(約三萬七千戶),要麼依規定改建,要麼遭到淘汰,到時劏房不叫做劏房,也就沒有劏房的問題了。

無實質改善 劏房戶「活得更慘」

不過,針對劏房的大刀闊斧「手術」可以成功,只怕是「病人」同時一命嗚呼。特區高官從觀念上剷除了劏房,卻沒有從實際上解決劏房戶的住屋需要,尤其是那批住在不合格劏房,為數三萬七千戶的居民。不要忘記,他們住在沒窗沒廁和少於八平方米的空間,主要由於貧窮而別無選擇。

新政策推行後,估計兩三成不合格的劏房將陸續退出市場,供應遞減,自然推高其他劏房的租金。這批貧窮中的貧窮人士,若不願或付不起「簡樸房」的租金,政府也沒打算安排他們入住公屋或臨時房屋,他們若不想露宿街頭,只有向下流動,入住居住環境更差的床位或籠屋,結果改革劏房的政策,剷除了劏房,不過有三份一劏房戶只會活得更慘,其餘也無實質改善。

消失的「貧窮線」 貧窮呈兩大趨勢

如果說一個觀念挪移,劏房將會成為歷史,當局堅決拒絕公布數據,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貧窮解決不來,也能降低以至消除貧窮問題受到的關注。由2022年底的貧窮報告開始,當局再沒有公布活在貧窮線下的人口數字,「貧窮」失去公認的指標,「貧窮問題」有何進展亦欠缺一個標準,社會又如何討論,更不要說監察政府扶貧措施的成效呢?

儘管志願團體樂施會指出,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今年第一季度貧窮問題出現兩大趨勢,一是整體貧窮率(中位數收入一半以下者)超過兩成(20.2%),人數高達139萬人,其中貧窮獨居老人比五年前大幅上升47.2%;二是貧富差距(最高比最低收入家庭的入息比例)大幅度擴大,由2019年34.3倍增至今年的81.2倍。

不過,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耍出兩招便剷除貧窮問題了。一是指貧窮線不準確,因為太簡單,只計收入,不計資產、社會福利金收入、政府服務資助(如房屋及醫療)等,因此無助了解問題;二是無需要,因為新政策是「精準扶貧」,各部門都找到「隊尾」(最弱勢的一群)作為首要服務目標,並按他們需要提供「兜底」的扶貧服務,貧窮線並無價值。

可見,批評由人批評,港官我自為之。貧窮線不準確,政府不覺得有責任修訂重組,提出更準確反映實況的指標和數據。至於哪些人最需要哪些援助,政府最清楚狀況,也最懂得針對不同人群不同需要進行「精準扶貧」,大家不必過問,既然貧窮情況政府會盡力改善,貧窮問題也不必成為社會議題。

經濟束手無策 如何提振本地消費

就憑剷除問題的熟練技巧,還有絕不尷尬的能耐,再大的難題,特區政府即使束手無策,也能從容面對。例如香港本地消費低迷,源於港人北上大陸消費成風,加上大陸來港旅客縮減消費,過去數年不少中產家庭移居外地,造成本港零售市道及飲食業衰頹,衝擊本港經濟及就業。

當局沒有面對中產移民、外國旅客減少的一大根由,是對《國安法》下制度轉型、政治收緊的不滿,卻只顧推動盛事經濟,以「香港夜繽紛」活動旺場,結果頹勢依然。即使不談政治,當局基於香港商業利益,也該發動宣傳攻勢,突出香港比大灣區消費的好處,提振本地消費意欲,甚至考慮稅務措施,如本地人離境稅、大陸人入境稅,以拉近兩地的開支差距,為香港助攻。

不過,《施政報告》雖然提及「改革」41次,但對提振本地消費依然故我,卻又心安理得,毫無愧色。或者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言,政府責任已盡,就是指出香港正在「轉型期」,其餘與他無關,每個行業都要自行「改革、進步」。因此,問題解決不了,責任全在你方,不要埋怨政府。

剷除問題、資料欠奉、撇清責任已成為施政者拆解問題的組合拳,加上眼下輿論批評謹小慎微,當局可以從容不迫依計行事。但政治修辭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只會暴露執政者不是廻避問題,就是江郎才盡。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