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香港有没有教育鸡棚?
2024.12.19
私立汉鼎书院被揭发拖欠建校债券款项,涉款逾三千万元。14年前以专才计划到港的创校校监徐莉希望家长宽限五年,给予该校「一线生机」以「休养生息」。传媒再揭发该校未为50名员工缴交本年6月及8月的强积金供款,涉及金额约25万。
对笔者而言,事件最触目的却是该校跟新香港与中国大陆的关系。汉鼎于2017年7月获得教育局临时注册,一个月后大陆「搜狐网」便有文章形容该校是「香港中文最好的国际学校」。「唱好汉鼎故事」可以去到几尽?香港《国安法》实施后一个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题为「这所书院如何成为香港教育中的一股清流」的文章,将该校描绘成新香港的办学典范,「当香港教育深受『恋殖』『反中』等病毒侵扰时,汉鼎书院显得与众不同。在『修例风波』等乱港事件中,该校师生无人参与,并表现出对国家的认同」,认为该校能「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根基,来打动学生」。
《人民日报》文章更有趣之处,是它某些讲法与徐莉的大相径庭。徐莉解释学校财政困难时说,「19年发生的,香港人不知道吗?多少人离开香港,那我们也受到很大冲击。随后就是疫情」,意思就是2019年之后学校情况变差。然而,《人民日报》写的却是,「现在180名学生中有一半是香港学生,相当部分是去年『黑暴』之后入学的」,原因是「家长也怕本地的学校会教坏孩子」,理念相近所以入读。
学校收生要求「爱国爱港」 学生大部分来自大陆
除汉鼎外,涉及大陆背景的一些学校,在管理和宣传上往往存在很大落差。其中一间是位于九龙湾德福广场的香港明礼德学院。本年6月,它宣布将与位于同一个地址的香港紫荆书院与深圳大学携手建立「深圳大学香港学院」,并已于教育局注册了两个由深圳大学提供的新媒体学士课程,将会招收120名主要来自香港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学院校董张紫伶表示,香港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的优势,可融合内地与国际的新媒体文化,创出一片新天地。
报道出街后,焦点似乎集中于收生条件列明需要「爱国爱港」,但对笔者而言,更吊诡却是张校董明言收生时不会考虑其公开试成绩,反而校内成绩更重要。与其说「不考虑公开试成绩」,不如说是「不可以考虑公开试成绩」。
为甚么?因为该校绝大部分学生并非来自香港本土。
笔者浏览深圳大学官网「院校设置」资料,只能找到管理学院、金融科技学院等单位,当中没有香港学院。翻箱倒笼,终于在「香港自主招生」栏下找到一点资料。该栏有两类收生办法,一是「深圳大学自主招收香港学生」,另一个是自2024年开始的「深圳大学香港学院自主招收香港学生」。前者可以报读深圳大学所有院校,后者则只可以报读那两个在香港教育局注册的新媒体学士课程。
为甚么会有这个安排?只要浏览校方在网站公布的详细招生结果,便不难看出端倪。前者全部来自香港本地中学,后者主要来自广东、福建等地持香港身份证学生,个别甚至远至天津、安徽,来自香港中学的只占一成左右。由此可以推断,香港学院的招生对象是双非;既然大部分都没有DSE成绩,自然只能考虑校内成绩。
学校想多招双非 搭棚营造「香港上课」效果
笔者在此大胆假设:深圳大学想多招双非学生,但该校只是芸芸三千多间中国高等院校之一,如何吸引他们的眼球?于是,深圳大学一纸行政命令,搭一个棚,成立一个连网页也不需改动的「香港学院」,与香港明礼德学院有限公司(是的,它是有限公司,不是学院)合作,借用紫荆书院作为上课地点,营造「香港上课」的效果,藉此动员双非的香港情意结。
这个棚很值钱。没有这个棚,每个国内学生每年学费人民币5510元;有了这个棚,每人每年盛惠港币十万。而到最后,两班学生的毕业证书都是由深圳大学统一颁发,香港这批不会提及明礼德。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紫荆书院于2023年7月取得教育局临时注册。临时注册有效期为一年,若到期前仍未取得正式注册,便需向学校注册组申请延展临时注册。未取得正式注册,反映学校管理仍有未达标的地方。如果将来紫荆书院的注册状况出动变动,深圳大学这个棚也便会岌岌可危。
「杜拜王子」搭棚人疑涉诈骗集团 及与教育机构有关联
提到搭棚,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叫林绚琛,稍有关注今年「杜拜鸡棚王子」事件者对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他是杜拜王子代表团副团长、杜拜皇室中国基金主席,与王子一同到访福建,还代表王子向福建方面「介绍了中东地区的人文环境及市场环境,杜拜的区位优势及政策优势。」此外,香港警方在今年7月捣破一个以成立商会及会计公司作掩饰来诈骗的集团。据传媒透露,林绚琛是「全球华人企业家总商会」的「参委会主席」,而警方调查发现该商会是犯罪集团用来搭鸡棚之用。
根据网上资料,林绚琛最少与两个教育机构有关。一个叫做「香港翰桥教育」,除林绚琛外,骨干人物还有后来出任紫荆书院的张紫伶,以及谢柏梁,他后来亦担任紫荆书院的副校长。
香港翰桥教育是2018年成立的「香港崇正牛津国际中学」的官方指定代理机构。当年崇正校方大举宣传说英国的Oxford International College将落户香港,形容是「英国高级程度之皇」来港办学。然而,几个月后传媒发现,教育局学校名单并无「崇正牛津国际中学」或「牛津国际公学」,即该校未在香港注册,结果校方要将校徽和校门楼梯上的Oxford International College字样遮去,学校网站亦要下架。林绚琛的LinkedIn户口仍保存那时的帖文,有一则显示他与张紫伶的照片,写道「Having a meeting to make sure that the Hong Kong Tsung Tsin Oxford International College is working well and up to UK A level Number one standard.」(正在开会,确保香港崇正牛津国际中学运作良好,达到英国高考一流水平)
汉鼎经常赞助「新杰青」等活动 或成财务恶化其中因素
结束本文之前,再聊一聊汉鼎。自2015年开始,香港除了有「十大杰青」外,还多了一个「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选举,选出对香港社会繁荣稳定作出「杰出贡献」的新来港人士。评选由港漂和建制组织举办,单是2020年一届便有三名「新杰青」来自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汉鼎书院独家冠名赞助2018年评选活动,汉鼎的办学团体益利乐生教育基金亦「特别呈现」2020年评选活动。这些非教育开支是否财务恶化的一个因素?
2016年新杰青有一位叫孙悦,是「优才国际教育」的创办人,至今仍为大陆来港学生提供谘询、寄宿等服务。笔者在中国大陆最少两个讨论区见到优才的资料,当中有一份据说是2017年时任教育局局长吴克俭为优才教育「亲笔题字」「鸿才硕志,同展新章」八字,奇怪的是这八个电脑字只有下款,没有上款,令人怀疑题辞是否真的为优才而作。此外,两个讨论区都写道「香港教育局长吴克俭和2016年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优才教育总裁孙悦郑重承诺,不论学生成绩如何,只需14万,就可以100%保证学生入读香港大学。」
这是否优才自己的宣传,不得而知,但文字内容明显有失实成份。
- 杨颖宇(《教育刺针》创办人)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