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HKDSE会否变成CNDSE?
2024.10.28
对于香港中学文凭试(DSE),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伊始,立法会议员邓飞突然在开会期间对署理教育局局长施俊辉提出口头质询,为何考评局网页少了77间海外院校认可DSE。
及后,考评局原本决定今年不在中国大陆开设试场,基于某些原因突然改变决定。去到六月,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为俄罗斯提供黄金押运服务的威豹金融押运护卫(香港)公司,而该公司今年负责为考评局押运试卷到大陆;制裁发生后,该公司的网页突然消失,考评局将来由谁押运试卷到大陆,成为一大疑问。
DSE被列国际考试不受规管 港补习社北上发展
上一段讲述的,都涉及DSE的大陆市场。最新的发展,是10月15日无线电视「时事多面睇」播放的一集,称为「补习社出路?」当中信息量非常巨大,足以令人深思,HKDSE会否有朝一日变成CNDSE。
首先,片集指出,香港补习社北上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片集访问遵理学校创办人梁贺琪,她说:香港市场「已经到了『天花板』很久,供求都已经差不多,所以内地变成另一个市场。」片集访问的两位由中国高考转跑道考DSE的应届考生,其中一位便是遵理的学生。
那两位受访DSE应届考生,透露的情况令人担忧。两位都是在中六(大陆称为「高三」)转跑道读DSE,一人用了一年时间,另一人仅用了八个月,便能读完香港学生要三年时间才能读完的课程,并考获佳绩,入读香港心仪大学。
香港学生视为人生一大难关的DSE,在两人口中,似乎只是小菜一碟。两人都是修读理科,他们认为DSE的数、理科较内地「简单不少」,只是英语需要多下功夫。其中一位受访者说,「内地的高考竞争是非常大,光是广东省就有数十万考生」,现在只是与数万香港考生竞争,压力顿时减轻不少。
「封闭班」制度 三年DSE课程一年内完成
同一集节目可以找到两个一年内读完DSE课程的考生,说明这个情况相当普遍。在小红书搜寻,不难找到DSE「一年制全年班」的资讯。读者可能会问,原本三年的课程,怎样可以一年读完?其中一间的做法是这样的:它采用「封闭班」制度,学生需要寄宿,「吃住一体」,睡醒就上课,下课回宿舍就睡觉。上课时间表是上午7:30至晚上9:35,引入中国大陆高中常见的「早读」和「晚自习」制度。中午12:15至下午1:30是午膳,下午6:30至7时是晚膳,中间4:55至5时有五分钟小息时间。小红书非常自豪时推介说:「封闭班每一分钟都会被充分利用,为即将到来的DSE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果上述的反人道、非人性做法仍然顶得顺、未够喉,学生还可以参加「寒暑假班」,继续操练。
换言之,中国大陆的学生使用了他们的优势,即习惯军训、刻苦耐劳,来参加一个他们眼中竞争较小、简单不少的香港考试。
某程度上,香港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了他们的优势。对大陆考生而言,DSE相对于其他国际考试的天然优势是可以用中文尤其简体字作答,「缺点」是港味太浓,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学习足够的香港知识应付考试。
「优化」DSE 杀走通识科用爱国「公社科」代替
为了开拓中国市场,DSE必须「优化」,去掉这个「缺点」。所以港味最浓的通识科全科阉掉,换上大陆学生熟悉的、爱国味道浓烈的公社科;历史科也已经好多年没有香港政治史的题目。
此外,其他学科也纷纷进行「优化」,例如中史科在零谘询下决定学生不应考卷二最高可获第5级成绩,经济科同样不修读选修部分便可获最高第5级成绩。众所周知,DSE的设计是要涵盖从前香港中学会考和高级程度会考两个公开试的学习份量和学科能力,现在的「优化」方案将相关课程的程度向中学会考倾斜,进一步有利于大陆考生备试。
看两间龙头补习社即是遵理和英皇的小红书,已有不少大陆考生能在一年修读完毕并考获三十多分的佳绩。随着成功故事越来越多,将来情况如何,不难想像。
DSE成陆生「内接香港,联通国际」跳板
论者有谓,可否将DSE分作两条队,本地考生考DSE,而仿效剑桥国际高考,另设iDSE让非本地考生参加?原意虽好,但成事机会几等于零。一来考评局资源匮乏,难以设立另一个考试。更重要的是,如果参加iDSE的绝大多数是大陆人,迫令他们参加「国际试」,便有「中国即他国」的意味,明显有港独成份。所以,维持中港一条队、逐步将HKDSE变成CNDSE,DSE成为大陆考生「内接香港,联通国际」的跳板,似乎是无可避免的。
行文至此,最近发生了另一件值得观察的事。有大陆新移民家长成立关注组,反对高才优才子女以「受养人」身份取得「本地学生」资格参与联招,发起联署并致函立法会申诉部,要求政府正视问题,建议「本地学生」必须在香港本地中学就读最少三年或父母其中一方是香港永久性居民。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在立法会上答应检视专上院校在录取学生时所采用的本地学生定义。如果检讨结果是维持原判,便可理解为香港教育会继续向中国大陆倾斜,港府向大陆人大开门户,方便他们来港占用香港的教育资源。
- 杨颖宇(《教育刺针》创办人)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