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專題(三):大亞灣核電站派“掩口費”年花10億(視頻)


2014.12.15
GD-Nuclear-Power-DayaBay620.jpg 廣東大亞灣。(粵語部視頻截圖)
Photo: RFA

核電專題(三)﹕大亞灣核電站派“掩口費” 年花10億


深圳大亞灣-嶺澳兩個核電站﹐是深圳的一個核電基地﹐距離香港市中心只有50公里﹐近年多次隱瞞洩漏核事故。本台記者走訪核電站所在地的大鵬鎮﹐在四年前核洩漏事故後﹐當局為免村民反核鬧事﹐年花十億派錢給當地的原居民封口﹐但當局對核電的教育防核意識則欠奉。(陳廣宇/林樂同報道)

本台記者來到深圳大鵬鎮﹐但市民對核電站曾發生的事故漠不關心﹐他們甚至將村內的繁榮歸功於大亞灣及嶺澳核電站。有村民對本台透露﹐除了核電站免費為當地建設修橋鋪路外,從四年前開始,更為新區內三個鎮的十萬名原居民,每月秘密發放一千多元人民幣的“生態保護費”。

這名來自北方的出租車司機王先生﹐至今已經是大鵬鎮的常住居民﹐他說,2010年核電站洩漏核幅射﹐外國和香港媒體報道出來了,令北京和廣東當局都很緊張,除了不願有關事故資訊流通外﹐所以就用錢收買,藉此要求村民不要鬧事。從此之後,每人每月一千多元成了慣例,一直至今。

王先生說﹕ 核洩漏的時候,那兩年有一點核洩漏的時候都抱得緊緊的,都怕說,對,怕新聞界曝光,不讓講的……每個人每月一千塊錢呢,生態保護費嘛,現在(還在)拿。

根據中國國家核安全局2011年公布﹐大亞灣核電站的核廢料﹐被送往距大亞灣只有5公里的北龍村處理。王先生表示﹐這些村民都知道﹐他並指北龍村的山谷中﹐大部分已填滿了﹐有一部分不得不用火車秘密送到西北的甘肅沙漠地區。

記者在核電站沒有招牌的大門外﹐與一名本地居民的菜小販攀談﹐問及他每月是否可收取一千元福利費﹐但不置可否﹐只說很感謝核電站。當記者問他怕不怕種的菜有核幅射時﹐他先說菜是從外地運來的﹐繼而又說﹐因核電站的員工都幫他買菜﹐所以證明菜是沒有污染的。

菜小販說﹕他們(核電站員工)對這個(輻射污染)最有研究的,他對吃什麼,配什麼吃最有研究的,我們是亂七八糟的,最研究是他們。

深圳寧願每年花十億元收買人心﹐在當地卻不願做教育宣傳。記者在大鵬灣﹐看不到任何與核電有關的文字和任何形式的資訊,雖說有演習﹐原來只是核電站員工演習﹐村民未有參與。

核電站門口一名來自西北的攤販李叔說﹐這裏每年都有演習,不過,並沒有外人參加,都是內部搞。

“演習有呀,每年都有演習呀,演習都在裏面的啦,就是在裏面上班的。”

隨著大亞灣的發展,近年來,這裏已經成為深圳一個主要的房地產開發區,房價平均價從十年前的每平方四千元人民幣,發展到現在的平圴二萬多元。但當地開發商對核電站可能的危害從來不提,政府也從來不談核電安全防範,從學校到社會,都沒有這方面的聲音。

對當地居民來說,大部分人不懂得什麼叫核電,也不知道有什麼危害,他們只知道有了核電站後,鄉村變成了城市,而且不用勞動就有錢了,他們的農民房都可以靠收租過日子。

這名早已成為大鵬村民的外地女士說:“原來這兒也沒有這個地方,就是建核電站的時候,我們來的時候,全是菜地,沒有房子這些地方。對呀,不是核電哪有這些!”

這名來自惠州的李先生,到大鵬鎮開了一間小吃店,他對核電情況就非常樂觀及正面。

記者問他核電一旦有例如洩漏之類的事故,會否對當地有影響?

李先生說:“影響當然有影響,如果核電一出事,全惠州都有影響。”但他認為這些影響很輕微,因為“輻射沒有這麼遠,它是有輻射,但你不在那十平方公里範圍,沒事的。”他認為輻射受影響的範圍只有十來公里!

另一方面,核電站的高層職工對核電安全卻顯得十分重視,他們自己一般不在核電站內住,而是習慣於每天往返大鵬鎮及距離近30公里外的深圳市區之間。

這是位於深圳市區百花路附近的核電中高層人員的宿舍,名為“核電花園”。十年前,已經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給了個人,成為核電站部分人的一大肥肉,當年一個一百平方的單位只以二、三十萬賣給自己人,如今這些房子的平均價已經超過每平方三萬元。

當香港人人都知道大亞灣的核電站時﹐在深圳與香港交界處的羅湖商業城,記者問這名女士,是否知道有個大亞灣核電站,有沒有聽說過?她很茫然地搖頭:“沒有,核電站?我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來著?我不懂。”

但是這位來自香港的周伯就顯得清楚很多。他說:“我知,但關我什麼事呢!沒有辦法呀,離我們這麼近,這麼近香港,沒有辦法,最緊要等他出事囉,我們沒有力量呀,我們有什麼力量?”

香港“反核之眾”成員譚棨禧對本台表示﹐其實政府是有責任提供合理資訊讓市民知道。
譚棨禧說﹕(中國) 發展核電是一個國家級的政策﹐所以他們通常都會做一此擁核的宣傳﹐無論是教育或媒體的轉述﹐我們認為當中有很多問題及偏頗的行為。


他又說﹐即使是香港﹐當局亦十分缺乏對防核的教育。

他說﹕香港可以看到完全沒有這個(防核)意識﹐只隨意安排12個點去做公布幅射的監察﹐其實這是一個很行貨的工作。當中有後多假的成份﹐因為幅射不能能只靠12個點去監察﹐因為 很小(地方)  都會有後大的變化。

譚棨禧認為﹐最徹底的做法﹐是要廢核﹐才能真正防止核污染。

下一集﹐記者會為大家報道大亞灣-嶺澳核電站的保安問題。

--------------------------

核電專題(一):廣東核電大躍進 抗核市民被打被捕 (視頻)

核電專題(二):惠州低調建核電站 市民多不知情 (視頻)

核電專題(四):大亞灣核電站保安如同紙老虎 (視頻)

--------------------------

本專題榮獲紐約節2015年度國際電台節目銅獎及2014年Sigma Delta Chi Awards。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