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5周年】於「國際線」低潮期加入 劉珈汶:因國際壓力令港共不至於猖狂

2024.09.09

國際局勢變化萬千,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等出現,香港議題不再是國際聚光燈下的「主角」,但一班國際線成員仍努力遊走於國際間進行游說工作。其中前區議員劉珈汶是其中一位HKDC成員,她認為有國際壓力才能令港共不至於猖狂地對待香港政治犯。她希望每一個香港人可能要思考,當一個契機出現成為民主運動的轉捩點時,每個人可扮演甚麼角色。

「我衷心希望下次我們見面時,我們能在自由民主的香港重逢,為了自由。」

「末代區議員」劉珈汶,因曾協助初選票站,2021年便逃到英國,後呼籲杯葛立法會選舉,被廉政公署通緝,正式踏上流亡之路。三年前她接受本台專訪,仍在為適應英國生活而努力。 三年後再次受訪,她搖身一變,已是HKDC(香港民主委員會)的國際倡議與項目幹事,在國際政要前也不怯場,而她卻只有29歲。

「這三年我最大的變化是由完全毫無方向,及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到現在和香港人社群一起成長。看到這麼多香港人的社群或組織,在英國成立,大家尋找不同角色去做不同的事。不單是倡議、做社區凝聚或文化工作,甚至本地議題。」

劉珈汶去年加入香港民主委員會,致力國際倡議工作,與不同國家政要游說。(受訪者提供)
劉珈汶去年加入香港民主委員會,致力國際倡議工作,與不同國家政要游說。(受訪者提供)

面對人權問題的不止香港一個地方

不過去年她加入HKDC正值是香港國際線的低潮期,「反送中運動」發生後不同國家高度關注香港議題,但現在已慢慢變淡。面對人權問題的不止香港一個地方,就如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等也備受國際關注。但劉珈汶仍毅然投身國際倡議,只因希望將香港議題繼續放在國際議程上,現在要抓緊每個機會。劉珈汶說:「亦因為有國際壓力,才令我們1800多個政治犯,或在香港亦受壓迫的人,仍受威嚇、監視的人,可以叫做有一個,中共及港府未至於做到那麼猖狂。」

回望35年前,也有一班學運領袖因八九民運流亡,即使每年臨近六四他們都會繼續發聲,但對中國民主進程的實際影響非常有限。反觀香港這班流亡倡議者,又會否面對同一命運?

「是需要借鑒的歷史,但我不覺得我們會一樣。隨著時代轉變,人的不同。做倡議工作時好容易會,你講同一件事講了很多遍,你的說辭熟練了,你停留在你的舒適圈裡,你便會不思進取。這是我經常警惕自己的事。」

除了做國際倡議,劉珈汶也致力在英國推廣香港文化。(受訪者提供)
除了做國際倡議,劉珈汶也致力在英國推廣香港文化。(受訪者提供)

不希望只剩下我們單打獨鬥

即使解決到自身問題,但自從23條立法後,海外示威活動愈來愈少港人參與,劉珈汶則希望追尋民主的這條道路上不會只有倡議者孤身一人。

「也會有香港人說愈來愈怕,甚至有朋友可能開玩笑,但他會說『我要棄置家中的《蘋果日報》』,但他已經離開了香港。我想和大家甚至對我自己說,要學懂駕馭恐懼。留在這裡的人愈來愈少,所以我們是在消耗自己去做這件事,但我們不想看到最後一個情況是,最後只剩下我們單打獨鬥。」

至於仍留在香港人的人,她只願「平安就好」。

記者:淳音、文在山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