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08-12-31
湛江陳先生來電,說起布什在伊拉克記者招待會上遭飛鞋突襲,他說,這一幕令他周圍的愛國憤青頗爲亢奮。他想了解這風波的來龍去脈。主持人介紹,伊拉克記者驚天一擲,卻擲出了雙贏之局,不但他成了英雄,美國人也獲得了豐富的娛樂享受。
2008-12-29
湛江陳先生來電,他說,在紀念《世界人權宣言》60周年之際,在中國,《08憲章》只是歷史悠長的回聲。他認為,《08憲章》對當局並無促進作用,共產黨覺得自己很好很強大,它不會對來自體制外的任何異己力量妥協。他主張採取更緊激進的行動,以促進中國社會的政治變革。
2008-12-24
廣州周先生來電,談他自己作為一名下崗職工的人生感悟。他說,如今下崗者無依無靠,在百物貴騰的城市里,屬於最弱勢的一群。
2008-12-22
澳洲悉尼的李同學來電,他近期返回廣州,其間去了一次泰國旅遊,結果正好遇上示威者堵塞國際機場,中國派出民航專機接回滯留旅客,事後大陸傳媒高唱“以民為本”的主旋律,盛讚自己的政府如何愛民和有效率,盛讚自己的制度是如優越和偉大。但是,這些喉舌宣傳都沒有道真相。
2008-12-19
廣東黃先生來電,從《08憲章》的發起者和簽署者的遭遇,再聯想到自由亞洲電臺聽衆之友的京奧風波,事件的大小不一樣,但專政手段卻是一樣的。當局對《08憲章》極度敏感和戒備,用國家暴力專政機器去對發起聯署《08憲章》的學者實行專政,他們或被拘禁、或被野蠻傳訊與抄家,至於一般聯署者,他們也要層層追查,把“國家威懾”落實到每個署名者頭上。然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2008-12-17
深圳陳先生來電,從《08憲章》的内容到一波又一波的簽名者的聯署,他感觸至深:“堂堂中國豈無人!”我們這個民族不乏脊梁骨式的人物。陳先生完全認同《08憲章》的訴求,並形容為平地起春雷。他對大陸當局對《08憲章》的打壓以及對聯署者的迫害表示憤慨。
2008-12-15
廣州易先生來電,他從自由亞洲電臺“聽眾之友”的京奧風波說到現代公民的基本權利。他說,很多聼友受到暴力專政機器的打擊,雖然他自己得以幸免,成為“漏網之魚”,但他不懼直面這種政治高壓,如果傳訊到他頭上,他還會向他們追討自己各種從來未曾得到過的權利,而這些權利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賦予中國公民的。
2008-12-08
廣東聽眾潘小姐來電,她大學畢業後已進入一家廣東的外貿公司工作。她從大學生而走向社會這一角色轉換,令她感觸良多。潘小姐在日常的工作和人際接觸中,知道了更多的社會真實,很多齷齪的事例是她在校園生活時無法想象的。
2008-12-03
廣州大學生張同學來電,說到金融海嘯之下,中央出台四萬億投資計劃以擴大内需,振興經濟。於是各地聞風而動,立刻掀起了“搶錢”熱潮,以前聽說過“跑官”,如今卻是“跑錢”,換言之,就是各地都派出手眼通天的鑽營慣家進京“跑錢”。据悉,國家發改委門前車水馬龍,專業説客各施各法,進行手段與門路的大競賽。
2008-12-02
本次節目分別播出廣西桂平侯先生和廣東湛江黃先生的來電。侯先生反映的是廣西農村徵地所引發的官民、警民衝突事件(本台新聞組已經跟進)。黃先生反映的是被“毒奶粉”荼毒的嬰孩已達30萬,但他身邊一些愚民的反映依然是冥頑不靈。他們說,哪怕含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只要大降價,他們也會買。黃先生說,這是國民素質精神卑微的寫照。
2008-11-28
廣州聽眾黃小姐來電,從老舍的名著《駱駝祥子》,論及如今此起彼伏的出租車司機群體抗爭。她說,駱駝祥子凴自己的勞動,可以一個月掙10塊大洋,到頭來還能買下屬於自己的黃包車。而同時期的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當管理員,月收入8塊大洋,駱駝祥子掙得比毛澤東還多。今日的出租車司機,哪有駱駝祥子那麽幸福?
2008-11-26
深圳陳先生來電,對楊佳殺警案發表了意見。他認為二審維持原判的決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都顯示出,中國離法治社會仍無比遙遠,它不但還處於人治社會的野蠻水平,而且更是一個“治人”的社會!楊佳案的起因,在於國家專制機器對人民濫施暴力,楊佳兩次被警察毆打,一次在山西太原,門牙被打掉,另一次就是上海閘北警察分局對他長達6小時的人身拘禁和虐待。
2008-11-17
1968年深秋開始的中國知青大規模上山下鄉運動,至今已經四十周年。猶記當年文化革命正風雷激蕩, 一千多萬在校青年學生被一道“最高指示”發配到窮鄉僻壤,開始了他們的知青生涯。其後連年照此執行,長達十年之間,散布在天南地北的知青已多達二、三千萬。
2008-10-10
上海陳先生來電,和主持人一起討論神七和毒奶粉的社會反響。陳先生指出毒奶巨案人命關天,這個“天”比神七巡天那個“天”要大得多。即便如此,他也不去貶低過神七,就算來自俄羅斯的“翻版”技術,那亦屬極其精密的系統工程,哪個環節出瑕疵都不行。由此足見,只要傾舉國之力去做一件事,中國可以做得很好。
2008-10-06
廣州易先生來電,他說聽過九鼎茶居節目曾介紹過一則生活花絮--某人買來鹵水熟食--一隻紅燒蹄膀,卻忘在陽臺上。三天後發現,便立刻扔掉了,不是因爲它變質,而是因爲它沒有變質而不敢再吃。易先生說,這故事絕對真實,他指出,大凡此類熟食都用硼砂浸泡過很久,硼砂早就禁用於食品加工業,但國内照用不誤,被硼砂浸泡過的食品,豈止不變質,連蒼蠅都不敢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