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间谍安排墨尔本中国富商执行任务 富商遭逐出境
澳媒披露,居住在墨尔本的中国地产商郑介甫被指控对澳大利亚事务进行外国干预,去年被逐出境。澳方指其执行中共间谍的指令,接近一位中国人权活动家在澳留学的孩子,及查找一名落马中共官员在澳洲的资产。分析指,中国透过操控海外华人,在境外实施渗透。
《悉尼晨锋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周一(4日)报道,居住在墨尔本的中国地产商人郑介甫因涉嫌协助一名潜伏在澳大利亚的中国间谍执行任务,去年被澳方驱逐出境。
《悉尼晨锋报》等澳媒向未具名的澳官方消息人士及与郑介甫有私交的人士求证案件,据目前披露的细节显示,「澳大利亚安全情报组织」(ASIO)指控郑介甫代表中国对澳大利亚事务进行外国干预。郑介甫则否认这一指控。
澳媒报道称,没有任何暗示或证据表明郑介甫本人是一名情报人员,但消息人士证实,郑介甫在2020年向「澳大利亚安全情报组织」官员证实,他曾协助一名「难以捉摸」的中国人物在澳大利亚执行一些任务。但他在约谈时称,此人从未要求他做任何影响澳大利亚安全的事情,并称中澳关系「应该得到珍惜」。
据郑介甫支持者的说法,郑介甫坚持认为他只是帮助这名中共疑似间谍完成了一些平常任务。他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中国政府帮忙追回他在中国被侵吞的钱。
早在2015年,郑介甫在澳大利亚媒体上宣称,他的价值20亿澳币的中国企业集团资产遭中共腐败集团剥夺。郑介甫还曾指控2014年逃往纽约的中国商人郭文贵侵吞其资产。郭曾爆料中共高层贪腐秘辛。
澳大利亚前地方议员胡煜明向本台表示,中国移居海外的商人中,难免有把柄被中共拿捏手中,因此很容易就被中共收买,从而为北京利益服务。胡煜明说,从近年已经曝光出的很多案例中可以发现,中共代理人常常以各种面目出现,有的人甚至以在海外批评中共的面目出现,以掩人耳目。
胡煜明说:中国间谍各种各样的面目都有。平常会批评一下共产党,或者混到了些队伍里面去。共产党做这个太简单了。在中国做生意的发家的商人有几个非常乾净的?共产党抓住他的一些把柄,再给他一些好处、给他一些项目甚么的,要找为它做事的人大把啊!
胡煜明表示,澳大利亚安全部门早已启动对很多中共代理人的调查,相信有很多人已被纪录在案。
胡煜明说:驱逐的那些商人不只他(郑介甫)一个,像我们这里的情报部门调查了很多人,知道他们在做甚么,有档案的,在一个个跟进。对其他人也是一种警示:人在做、天在看,我们的情报部门也在看。尤其是「五眼联盟」,它们对中国并没有放放松。
早在2020年,「澳大利亚安全情报组织」首次就警告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郑介甫构成安全风险」,该机构对郑介甫提出的指控包括,他一直与中国国家安全部的一名官员接触。
据称,郑介甫按照这位中共高级间谍的指令,接近一名在墨尔本的中国留学生,这位学生的父亲是遭中国政府拘留的知名人权活动家。郑介甫提出向这位学生提供2万澳币,试图向其父亲施加压力,要求他停止批评北京。这位留学生拒绝与其会面及拒绝接受这笔资金。
但与郑介甫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称,这只是一项慈善之举。
另外,「澳大利亚安全情报组织」还怀疑,这名中共间谍还要求郑介甫从事其它活动,包括搜寻中共纪委监察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组原组长刘彦平在澳大利亚的资产。今年3月,中共当局宣布,刘彦平因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调查。
悉尼科技大学政治学者冯崇义也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根据媒体上现已爆出的案情分析,这是中共在华人众多的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常规手法。他指,中共直接派出的间谍并不是很多,大多是在外国收买线人。
冯崇义说:中共政权在海外的所有活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巩固它的政权,把批评它的声音消灭掉、压制或者边缘化。海外的中国人是它们严密控制或者完全控制的一个群体。中共肯定有派专业间谍,但是它们派的人不会很多,然后在这边会发展线人,像郑介甫这样想要钱的人就很容易被收买。

冯崇义以被澳大利亚驱逐出境的黄向墨案件为例,认为澳方对郑介甫的案例也以此方式处理。冯崇义说,尽管澳大利亚有反间谍等立法,但作为民主国家,适用法律方面面临很多程序和取证方面的困境,因此很难真正去把中共代理人送上法庭。
冯崇义说:以前在澳大利亚被驱逐出去的黄向墨,情报部门知道他是中国国安的人,但澳大利亚是法治国家,起诉他不那么容易,因为他的所有档案、材料是国安那里有,拿不到他的铁证。所以澳大利亚当时对黄向墨的作法是不让他进来,而不是采取把他抓起来,现在对郑介甫的做法跟黄向墨那种做法一样。澳大利亚在安全上用力很大,但是它这种法律更多的是起阻遏作用。
2019年2月,澳大利亚政府取消了中国富商黄向墨的永居权,当时黄正在其他的国家无法返回澳大利亚。黄向墨被指控渗透澳大利亚政界,为一些政客提供政治献金。
而郑介甫在去年被驱逐前,与妻子和孩子居住在布莱顿(Brighton)。郑介甫是在2008年到澳大利亚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后,申请澳大利亚居留权,其时他并购买了价值825万澳币的豪宅。据估计,他向澳大利来房地产业和其他商业投资了4千万澳币,他还被任命为至少是一家中国文化团体的董事会成员。
据澳媒透露,郑介甫的案例是在澳大利亚长居居民涉与北京国安或外国干预机构合作而被驱逐或禁止入境的案例之一。在过去的3年里,「澳大利亚安全情报组织」悄然驱逐了几名中国商人和记者。
舆论认为,郑介甫的案例或许加重堪培拉与北京之间持续的紧张局势。早前澳大利亚华人作家杨恒均和记者成蕾在中国被捕,并被指控危害国家安全或泄露国家机密。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