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冷知識】鄭州水災和「大禹治水」

2021.07.23
【歷史冷知識】鄭州水災和「大禹治水」 最近一場鄭州水災死傷寢藉。
路透社資料圖片

最近一場鄭州水災死傷枕藉,到底這場洪水是天災還是人禍引起爭議。事實上,河南地處黃河河套平原,除了豫西山地外,既缺洩洪之所,也沒有蓄洪之地;因此,在河南歷史裡,一旦遇上水災,情況都非常嚴重,這從「大禹治水」傳說可見倪端。 

所謂「大禹治水」其實是中國上古時期的大洪水傳說:據說在大約4000年前,黃河氾濫,帝堯命令鯀治水,鯀主要策略就是在岸邊設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接著,帝堯又命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事。禹一方面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則一方面視察河道,並檢討父親鯀治水失敗的原因。 

據稱,禹總結了鯀治水失敗的教訓,改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經過了十三年治理,禹終於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氾濫的災禍。禹整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繼承帝位。禹以自己的封國夏為天下之號,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又因治理洪水有功,百姓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2016年8月4日,一個中美科研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刊文指出,他們在黃河流域發現了古代一場超級大洪水的科學證據,這一洪水很可能就是「大禹治水」傳說中提到的災難性大洪水。2007年,他們在黃河上游積石峽地質考察時偶然看到了一些特殊的碎屑,後確認為上古一場巨大潰決洪水的沉積物。由於這一洪水規模巨大,他們推測,這很可能就是中國大洪水傳說的源頭。 

傳說中的禹親自率領老百姓風餐露宿,整天泡在泥水裡疏通河道;《史記・夏本紀》更稱:禹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都不敢進家門。還看今天:這次河南大水,中共領導人都在哪裡?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