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關】人行調查指5成民眾認為就業難 學者:解封無助短期內解決經濟問題

2022.12.28
【中國開關】人行調查指5成民眾認為就業難 學者:解封無助短期內解決經濟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今年第4季對銀行家、企業家和城鎮儲戶的3份調查報告,顯示近5成居民認為「形勢嚴峻,就業難」。
路透社資料圖片

中國各地今年因大規模封城等因素,重創製造業與民生,導致經濟疲軟,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今年第4季對銀行家、企業家和城鎮儲戶的3份調查報告,顯示近5成居民認為「形勢嚴峻,就業難」;另有6成民眾寧願多儲蓄而不消費。企業家和銀行家的宏觀經濟熱度指數,比上季均有下降。雖然中國年底對內對外開始解封,但專家分析,仍無助短期內解決經濟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周二(27日)發布第4季調查報告,在中國50個城市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了2萬戶城鎮儲戶,結果顯示,佔23.3%受訪者認為季內收入減少,較上季增加5.2個百分點;認為收入「增加」及「基本不變」的比例,按季亦有下跌,分別較上季下降1.3個百分點及3.8個百分點,至分別10.8%及65.9%。

61%受訪民眾傾向「更多儲蓄」

另一方面,雖然中國官方持續推出鼓勵消費措施,希望帶動經濟增長走出疫情陰霾,然而這份報告卻顯示,61.8%受訪民眾傾向「更多儲蓄」,比第3季增加3.7個百分點。未來3個月內準備增加支出的項目,民眾選擇比例以「醫療保健」最高,達29.6%,其次為「教育」、「社交文化和娛樂」,分別為27.9%、18.5%。

認為「形勢嚴峻,就業難」或「看不准」的高達49.1%

對經濟形勢不樂觀,也反映在就業心態上。本季就業感受指數為33.1%,比上季下降2.3個百分點,僅8.9%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認為「形勢嚴峻,就業難」或「看不准」的高達49.1%;覺得「一般」的則有42%。就業預期指數為43%,比上季下降2.4個百分點。

分析:最近一波疫情打亂整個出口業

台灣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周三(28日)接受本台訪問,指一開始是中美貿易戰導致中國很多出口受限制,到現在疫情干擾令經濟更為大亂。最初中國防疫成功阻截不少病毒入侵,所以國內生產步驟都沒有問題,但最近一波疫情非常嚴重,例如鄭州富士康也出現大規模感染,把整個出口業都打亂。另一方面,他說不動產這部分也幾乎停擺。

曾志超說:剛開始(長期)封控大家覺得沒有甚麼,但你時間一長之後,許多的店舖都做不下去,加上很多人都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他的消費就出現很嚴重的情況,我們也看到最近的消費數據已經呈現少見的負成長。我們看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失業問題,消費的主流就是年青人的部分,其失業率已經高達18%左右,這是在過去無法想像。

解封邊境無助短期內解決經濟問題

雖然中國官方年底開始放寬防疫措施,近日更突然宣布將解封邊境,但曾志超認為這無助短期內解決經濟問題。他指,如果能跟西方國家一樣,大家都已經回復正常生活就是最理想狀態,可以回復過去的經濟軌道。但問題是現在整個步調已經被打亂,中國短期內不可能提高消費力,估計中國經濟至少要半年才有可能達到比較正常的情況。

曾志超說:其實像日本這個很早就已經開放的經濟體來看,他們到現在受到不管勞動力或者是企業整個影響,都還是存在,更不用說現在突然開放的情況下,這種短時間的衝擊,特別是(中國)長期封控,已經倒閉了非常多的中小企業,甚至連大型企業我們看到最近小米都在裁員,就知道說他們面臨的問題非常嚴峻,失業率跟消費短時間都不可能會提高。

中國早已埋下禍根 政策缺乏連動性增加外界疑慮

中國金融學者司令同日對本台指,中國政策的不穩定性及所謂的「清零」,等於是人禍,把所有工場停掉,把物流業關在原地不動,阻礙經濟發展。他續指,中國想要在2023年開個好頭跟能否實現是兩碼子的事,解封表面上是好消息,但早已埋下禍根,政策缺乏連動性及穩定性,增加外界疑慮。

司令說:當初他實施這個「動態清零」政策時,祭出這麼一個狠招時,人們就指中國政府這個做法是相當野蠻,對市場高度不負責任,現在就埋下禍根,導致整個市場包括消費者、境外的投資者對於中國政府的做法,等於是在觀望。他們並不特別相信中國政府真的願意放開,反而是狼來了的時代到來。

中國人民銀行的報告也有透露宏觀經濟熱度指數。第4季企業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為23.5%,比上季下降3.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13.7個百分點。其中,53.7%的企業家認為宏觀經濟「偏冷」,45.5%認為「正常」,0.8%認為「偏熱」。

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則為17.4%,比上季下降2.5個百分點。其中,有33.2%的銀行家認為當前宏觀經濟「正常」,比上季減少4.2個百分點;有66%的銀行家認為「偏冷」,比上季增加4.6個百分點。

不過對下一季,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預期指數為29.3%,高於本季11.9個百分點。同時,銀行貸款需求有所上升。數據顯示,第4季貸款總體需求指數為59.5%,比上季上升0.5個百分點。

記者:淳音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