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 巴拿馬正考慮終止長和營運權

記者:夏雪(華盛頓)
2025.02.05

在美國特朗普政府強硬介入下,不足1個月,巴拿馬與中國關係似乎愈走愈遠。繼宣布退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後,美媒《彭博》引述消息指,巴拿馬政府正考慮提前終止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和集團」對巴拿馬運河兩大港口的營運權,恐無法維持至2047年。巴拿馬有關舉措被視為是向美國示好;同時中國外交部表示希望巴拿馬「不要受到外來干擾」。

「現在我們要把它奪回來。」美國總統特朗普1月20日就職時才揚言要從中國手上奪回巴拿馬運河,在三星期內,巴拿馬與中國關係急轉彎,亦令香港李嘉誠建立20多年的拉美港口王國面臨重創。

美媒《彭博社》周三(5日)引述消息指,在美國多番施壓下,巴拿馬政府繼宣布退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後,亦正考慮提前終止香港「長和集團」(CK Hutchison Holdings Ltd.)旗下「巴拿馬港口公司」(Panama Ports Company, PPC),營運巴拿馬運河航道兩端港口合約;又指巴拿馬當局將以避免訴訟並遵循正當法律程序的方式處理。

同日,《彭博社》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提問有關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時僅表示,港府已就有關問題作了回應,相信巴拿馬會為包括香港在內等各地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環境。

不過,中方對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的反應就相對強硬,堅決反對美方在巴拿馬運河問題上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蓄意曲解甚至攻擊抹黑有關合作」,並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林劍說:「目前,中巴兩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正常開展,並持續取得豐碩成果。希望有關方面堅定信心,不要受到外來干擾,從雙邊關係大局和兩國人民長遠利益出發做出正確決策。」

梳理各方的動向,在特朗普就職當日,巴拿馬政府就隨即派員登門徹底調查「和記港口」的審計報告。近日,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前譯魯比奧)首次外訪,首站造訪巴拿馬後,並於周日(2日)與巴拿馬總統穆里諾(Jose Raul Mulino)會談後,敦促當地政府遏制中國對巴拿馬運河的「不可接受」影響力,並認定「港企與中國企業無異」。

AP25033837127539.jpg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上任後首次外訪就造訪巴拿馬,巡視巴拿巴運河並與巴拿馬總統穆里諾會談,敦促當地政府遏制中國對巴拿馬運河的「不可接受」影響力。(美聯社照片)

盧比奧說:「我們不想與巴拿馬建立敵對和消極的關係。我認為我們沒有,反而是進行了坦誠、相互尊重的對話,我希望未來能有成果。」

巴拿馬總統穆里諾(Jose Raul Mulino)面對美國的施壓時,一再強調巴拿馬對運河的主權不容置疑,亦會優先考慮與美國關係,將與美方專家共同審查相關問題,以釐清美方對中國在運河影響力的疑慮;另同意美國軍艦免費通行運河。同時,他宣布退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一系列舉措被視為向美國示好。

穆里諾說:「我們的政府不會續簽2017年的『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表示,在盧比奧完成外訪後,他將於本周五(7日)下午與巴拿馬方面通話,並期望巴拿馬可採取更嚴厲措施,對抗中國對當地的影響力。

本台較早前報道,香港首富李嘉誠多年來的港口布局,與中國對外擴張有「微妙」的關係。以拉美為例,在1999年至2012年期間,中國崛起並試圖進入拉美這美國「後花院」,引起出現「中國威脅論」的國際憂慮。同期,李嘉誠已大規模擴張拉美的港口,以至能源基建版圖,包括巴拿馬、巴拉圭和巴哈馬等多個當時的台灣邦交國。

其中,「長和」正掌握巴拿馬運河航道兩大港口「咽喉」,包括大西洋一端的Balboa港口,和通往太平洋Cristobal港口。有關合約經與巴拿馬政府協議,於1997年首次簽署,並在2021年延長有效期至2047年。

2017年,巴拿馬與台灣斷交,隨即與中國建交,並成為首個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拉美國家,惟如今卻成為繼愛沙尼亞、意大利和菲律賓之後,第四個退出一帶一路的國家。

本台已向「長和」查詢,正候回覆。

編輯:畢子默 網編:李家明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