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促各国尽快结束疫情 港府仍「动态清零」惹商界及前官员批
全球新冠疫情持续两年多,欧美甚至亚洲多地早已经采取「与病毒共存」,世界卫生组织日前更表示,全球新通报新冠确诊病例数字大幅减少,各国应该把握机会,尽快结束疫情。惟在世界各地逐渐恢复「通关」之际,港府仍紧跟中国「动态清零」,引来商界、前官员的质疑,形容「国际通关是民心所向,有些人还拖著复常后腿」。
世卫:新冠疫情结束在望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周三(14日)说,上周报告的新冠死亡人数是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位,结束疫情的时机现时相对较有利。他形容「目前新冠疫情结束在望,虽然仍未到结束,但终点就在眼前」。
他强调,如果各国仍不加紧把握机会,面对病毒变种的风险将会增加,亦将面对更多不明朗因素。不过世卫同时指出,由于多个国家已减少检测病毒,部分病征轻微个案可能并未察觉。世卫公布,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6亿宗,超过640万名患者死亡。
前港官员:国际通关是民心所向 有些人还拖著复常后腿
在外国恢复正常之际,香港紧跟中国「动态清零」,港府仍坚持采取「3+4」隔离政策,而近日香港有前政府官员都忍受不了,甚至就防疫政策出现「隔空争论」。
医管局前行政总裁梁栢贤周五(16日)再于Facebook指,「国际通关已是大势所趋,亦是民心所向,有些人还拖著复常后腿,如果不是误判疫情,有否其他目的就不得而知。」他又引述友人笑称拖后腿者「是否金融间谍,想拖垮香港经济,有利其他国家发展?」他强调,疫情渐趋回落,加上香港面对经济民生危急关头,相信政府会尽快复常通关,并再次呼吁幼童及长者尽快接种疫苗。
前任、现任港府官员意见分歧「隔空骂战」
梁栢贤早前引用数据,指若由5月起新一波疫情计算,疫情死亡率已经下降至 0.098%,与流感死亡率相若,指两者差别不大,促进一步复常。
但梁栢贤的看法有别于现时的港府官员。现任医卫局长卢宠茂发文反驳,指要坚持「用数据说话」,但可能有人「利用数据说话」,指疫情由今年初第五波爆发起计,确诊总数近157万,超过9500人死亡,平均死亡率应该是 0.6%。
而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二(13日)出席行政会议前,亦反驳新冠与流感死亡率相若的说法,指一般流感死亡率约0.1%,感染新冠肺炎变种毒株Omicron的死亡率为0.6%,即流感的6倍。
11月香港有多项大型国际活动 商界望港府尽快对外开放
除了梁栢贤,多位香港商界人士亦都希望港府尽快对外开放,以挽救香港经济。香港大学近日举办研讨会,多位大行经济学家呼吁,港府尽快对外开放。
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亦有出席,她表示现时没有防疫政策退出路线图,但港府完全理解商界的关注,由于下半年有多个大型活动举行,如11月的金融峰会、国际七人榄球赛及金融科技周,认为香港对外通关机会肯定比与内地通关高,港府正朝此目标工作。
香港实施「3+4」检疫措施后 访港旅客仅恢复至疫前1%
香港早前放宽抵港人士检疫安排,由隔离7日改为「3+4」,即3天酒店强制隔离,4天家居医学监察,有关方案至今实施超过1个月。惟香港旅发局周四(15日)公布,8月访港旅客约6万人次,实施「3+4」检疫措施后,旅客恢复只是疫情前的1%。而旅客到访目的主要是过夜停留的中途站、探亲、商务或有必要出行。
香港严谨的检疫措施,对香港旅游业及经济带来打击。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柏良接受香港传媒访问时表示,相关措施实施后,入境旅客未有明显增加,促当局尽快检视数据,并公布实施「0+7」的时间表,好让旅游业准备复业。他指旅游业有别于食肆,航空公司增加航班起码要提前几个月作准备;邮轮也要3至4个月时间,因此业界十分著急,形容是「追时间」,他期望第四季可以突破困局。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