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清零」政策下人才企業「雙失」 港官稱:背靠祖國堅靭無比
香港「清零」防疫政策下近年漸現人才及企業「雙失」,甚至被競爭對手新加坡搶奪,有評論更認為,及早復常的新加坡「大獲全勝」。但港特首李家超等多位港府官員宣稱,香港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優勢下堅靭無比」,除了發展大灣區外,亦積極到東南亞國家「搶企業」。至於不少社會聲音倡議取消檢疫限制,當局仍未有定案。
港特首:香港背靠祖國及聯通世界 堅靭無比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三(21日)出席親中媒體《鳳凰衛視》舉辦的大灣區論壇時指,香港已經跨越動盪不安的日子,「香港的金融體系在背靠祖國及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下,始終堅靭無比」。
李家超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戰勝了各種難關和變局,遇上經濟挑戰,不論是1997年的金融風暴,或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香港的金融體系在背靠祖國及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下,始終堅靭無比。
而同場的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表示,近期香港的確飽受考驗,但他認為,目前亦有些利好香港發展的因素,如環球經濟重心由西往東移,不少企業到香港上市,以及香港正積極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黃偉綸說:在短期的角度,我們需要努力管控疫情,盡量減低社會相關成本,也需要避免在經濟上短期的波動,造成系統性的風險,在長期來說,我們必須做好部署,抓緊國家發展的機遇。
財庫局積極到國際市場 例如東南亞和中東國家「搶企業」
另一同場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強調,最重要是提升香港競爭力,如積極發展綠色可持續金融及金融科技,令香港對國際及內地資金依然有吸引力。他又不擔心香港與新加坡之間的競爭,正全力籌備金融科技周和11月的金融峰會。
許另於網誌稱,在「互聯互通2.0」的新時代下,符合條件在香港主要上市的海外企業證券,將可納入港股通合資格證券範圍,將為香港提供十足「底氣」,讓財庫局積極到國際市場,例如東南亞、南亞和中東國家「搶企業」,吸引它們赴港上市融資。這也將是他下周訪問馬尼拉面見商界的重點之一。
中國歐盟商會:愈來愈多企業擬轉移到其他市場
不過,中國歐盟商會同日發布的報告稱,中國內地近期將把防疫「清零」等政治目標置於經濟目標之上,剝削內地作為歐洲企業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愈來愈多企業擬將計劃中或未來的投資轉移到其他被視為「可靠性和可預測性更高」的市場。
香港近年一直緊隨北京的「清零」防疫政策,對本地人以至入境旅客實施嚴格檢疫措施,被指「趕客」,美國早前更因而發出最高第4級「請勿前往」旅遊警示。然而,新加坡、日本、美國、英國等早於去年底始逐步取消所有檢疫措施,社會和經濟步入復常,搶奪香港大批人才和企業。
港府在壓力下,於8月中旬起推行「3+4」安排,至今實行逾1個月,特首李家超周二(20日)指,正積極研究檢疫政策「0+7」相關方案,冀有序地放寬檢疫政策以方便旅客。但旅議會總幹事楊淑芬周三(21日)在電台表示,對業界有幫助不大,希望當局取消所有檢疫措施。
記者:李若如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