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将大规模输入外劳 大陆网民:我都想冲了!

2023.06.15
香港将大规模输入外劳 大陆网民:我都想冲了! 在内地社交平台「小红书」,流传各种来香港打工的资讯。
粤语组制图

香港将大规模输入外劳,消息传出后,大批内地网民在社交平台热议来港打工攻略。在同一时间,内地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来香港找工作似成为一条出路。

在内地社交平台「小红书」,流传各种来香港打工的资讯。本台周四(15日)在「小红书」搜寻,发现不少帖文都以「高薪收入」作主题,包括声称「月入2至5万的工作机会!」、「打工搬砖都可以有3万元」、「HK输入外劳细则出台!16万月薪?来吗?」;又标榜「普通人」、「无门槛」,除了建造及运输业,更指日后包揽多个行业,包括洗碗、收银、侍应等。

网上帖文声称,「打工搬砖都可以有3万元月薪」。(小红书截图)
网上帖文声称,「打工搬砖都可以有3万元月薪」。(小红书截图)

香港人工高、包住宿 大陆网民:如何申请?

更有网民列出香港与内地的薪酬表,以建造业为例,香港建筑业人工高内地5倍。内地建筑行业普通月薪5000人民币(约5465港元),日薪300至400人民币(327至437港元)左右;而香港日薪2600港元,折合汇率也高5倍有多,月薪高达2.5万至5.2万港元。

网上流传香港建筑工人薪金。(小红书截图)
网上流传香港建筑工人薪金。(小红书截图)

另外,餐饮成为第二热门工种,有人以「海底捞」举例,内地普通服务员月薪4000多人民币(约4372港元),「但在香港,福利更香」。网民声称香港「海底捞」服务员月薪可以高达3.5万港元,每年有10天的带薪年假,还有各种福利。在住宿方面,网民亦介绍,港府准备把元朗潭尾社区隔离中心改成宿舍供外劳住,形容是「包住宿,一年净赚几十万」。

不少网民大感兴趣,表示「我都想冲了!」最关注「如何申请?」又称「16万,做一个月可以回去买棺材啦!」

网上流传来港工作细则,声称「16万月薪」。(小红书截图)
网上流传来港工作细则,声称「16万月薪」。(小红书截图)

网民:700万人的城市竟然欠缺工人 

亦有网民挪揄:「真可笑700万人的城市竟然欠缺工人」,都有人质疑相关帖文「把香港工资说得太夸张了吧。」有香港市民认为输入外劳是「中门大开」,担心日后出现文化差异,包括粤语消失、被普通话同化等。

同时有网民关注,中介公司从中获利,真正进袋的工资却很少,「就算是,也轮不到你,层层雇佣公司都是关系,你懂的就懂」、「所以最后到打工手上的工资还不如在大陆干」、「肯定有很多人想来,肯定有很多中介,得益肯定不会是你跟我。外地人来了跟本地人抢饭碗, 外地人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还被本地人讨厌」。

工会忧本地工人饭碗不保 外劳权益恐受中介剥削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黄平周四向本台称,港府公布新外劳政策后,这两日收到不少内地朋友查询如何申请来港工作,他们主要是受人工高吸引,相比国内人工差一大截。不过他认为,外界对在香港打工的薪酬有夸大成分,反而忧虑外地工人的权益可能被中介公司剥削。

黄平说:据我所知,两边的劳顾公司,即国内与香港的中介公司对口,中介公司找香港要请工人的雇主,否则怎会认识到那么多工人?别人肯定会赚你介绍费、差价,他们(外劳)也是工人,不要因为来香港而受到剥削。

黄平指,目前外劳来港薪酬、细节安排未定,但强调政策令本地工人饭碗不保,认为港府应优先保障工人权益。

内地上月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

在同一时间,内地失业率高,可能吸引内地人到香港就业。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16至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20.8%,按月升0.4个百分点,再创有纪录以来新高。期内,25至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4.1%,按月跌0.1个百分点。上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5.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亦维持于5.5%。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目前16至24岁青年人当中失业的总共有600多万人。他承认,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青年人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但相信随著经济持续好转,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将支撑就业情况。

毕业生:来香港工作是一条出路

本台访问了2位内地大学毕业生,他们对于来港工作有不同看法。其中原本在上海生活、「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表示,内地裁员潮严重,她本身从事金融服务业,在4月时已申请「高才通」来港,交妥文件后一星期就获批,她认为香港人工比内地高,来香港找工是一条出路。而另一位同样从事金融服务业的侯同学是广州人,亦不排除日后有机会来港工作。

侯同学说:我毕业2年多,从4月份开始失业,等待新公司的入职安排,会否选择香港?香港本身工作、创业环境本身就很好,因为香港都是一个大都市,所以香港作为一个工作环境是加分的,是否前往要视乎工作是否适合自己。

港府去年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抢人才,合资格的申请者包括获「全球百强大学」颁授学士学位、并在紧接申请前5年内累积至少3年工作经验的人士;或在紧接申请前5年内,获「全球百强大学」颁授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3年的人士等。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