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受阻 政府決諮詢六星期


2017.01.05
museum1 2017年1月5日,港大法律系學生盧俊宇入稟司法覆核,質疑政府沒有就西九文化區建故宮文化博物館諮詢公眾。(林國立攝)

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受阻 政府決諮詢六星期

香港政府在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風波有新進展,有市民入稟司法覆核,質疑政府在決定興建前,未有按西九管理條例諮詢公眾,要求政府重新諮詢。政府隨後向立法會遞交文件,解釋因保密要求無法事先諮詢,會在下星期一起諮詢公眾6個星期,但諮詢內容只要求就博物館的設計及配套設施提供意見,沒有應否興建的選擇。(林國立 報道)

特區政府去年底和故宮簽訂備忘錄,合作在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但事前沒有公開諮詢,港大法律系學生、“JR團隊” 召集人盧俊宇,星期四下午就入稟司法覆核,質疑當局違反《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第19條,條例規定,西九管理局,須就發展或營運藝術文化設施等諮詢公眾。

盧俊宇說:西九文化管理局條例第19條,法律很清楚說明,營運所有藝術和文化項目前,必須做一個公開諮詢,但有關當局和官員,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一個態度和必定是零諮詢,我們今天選擇正式做司法覆核,是希望故官博物院這件事,重新做公開諮詢,有關當局今次行政失當,所以我們要靠著這次司法覆核程序,來維護香港的法治和程序公義。

政府隨後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解釋項目事前沒有諮詢的原因。文件指,政府自2015年底開始,和故宮博物院探討,在香港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可行性,由於故宮博物院的藏品是國寶級文物,外借受嚴格國家規管和限制,因此討論要嚴格保密,所以在簽署備忘錄前,項目沒有任何基礎作公眾諮詢。

而在項目蘊釀期間,西九管理局曾數次和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開會,對方最終同意,資助項目35億元開支,相關討論都是保密。當局又決定,由下星期一起,舉辦6個星期公眾參與活動,就博物館的設計和營運,以及展覽和教育活動的重點方向,諮詢公眾意見。

外界亦關注,興建博物館的1萬平方米用地,原本是預留作大型表演場地,是否為博物館讓路,令大型表演場地被抽起。政府就在文件中解釋,早在2015年,即醞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概念前,西九管理局已檢討過該幅地皮的用途,認為基於建築成本上漲,啟德體育園亦有大型表演場地等因素,該幅地或應改變用途。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批評,即將開始的諮詢,只是關於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營運細節,是偷換概念的假諮詢。

陳淑莊說在下星期一做的所謂公眾諮詢,當然有部份根據法例是正確的,但很可惜,大家要留意的一點,它是偷換概念,我們說的公眾諮詢,題目是很簡單很重要,就是應不應該在西九設立故宮文化博物館,這個才是它應該做諮詢的題目,而不是它現在就博物館做的設計營運甚至教育部份,去做的所謂公眾參與的概念,偷換概念、妖言惑眾。

民建聯的蔣麗芸就認為,政府的做法合適,亦回應了外界對於項目的關注。

蔣麗芸說根據有關西九管理局的條例,何時做諮詢,以甚麼形式,西九管理局有決定權,所以現在簽了備忘錄回來再做諮詢,我覺得都是合情理的,一回來沒多久,星期一開始就做諮詢,我亦相信是回應了廣大市民對這個項目,希望多給意見的一個回應。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星期五早上會召開特別會議,身兼西九管理局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西九行政總裁柏志高,將到立法會交代項目細節。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