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庭、鍾翰林出獄後遭國安騷擾 分析:正複製大陸國安監視手法
已棄保流亡的前香港眾志副秘書長周庭,接受日媒訪問首度披露赴加拿大留學以來,曾被香港國安警察「關心」去向;同樣宣布已到英國尋求政治庇護的前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亦透露在港出獄後受到國安處嚴密監控。分析指,港警正在複製大陸國安的監視手段,先去除政治人物在港的人際關係與維生能力;縱使政治人物獲釋放赴海外,國安仍會作出持續的干擾與監視,情況如同大陸監控維吾爾族與維權人士。

懲教署堅稱無限制出獄者出境權利
上周三(12月27日)抵達英國尋求政治庇護的鍾翰林,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表示,自出獄以來一直受到嚴密監控,令他承受巨大壓力。他指自己出獄後每2到4星期須與國安警會面一次,被查問活動細節,包括與任何人會面和接觸的訊息。警方還要求他報告其他抗爭者的下落和活動。他承認曾向警方供出一些「無關痛癢的訊息」,經過兩個月的例行會面後,開始獲警方發放每次由500至3000港元不等的報酬。

懲教署副署長梁建業上周五(12月29日)反駁,受監管者不受出入境限制,因此離境毋須獲署方批准。梁建業說:「對於鍾翰林公然違反監管令,並在網上發布一些危害國家安全的訊息,逃避責任並且明目張膽發布危害國家安全言論的行為,懲教署予以嚴厲譴責。」
分析:港警手段與大陸國安對待海外維吾爾族相似
周庭與鍾翰林兩位出獄的政治人物,先後受到國安警的監視,周庭縱使已身在海外,她接受日本雜誌訪問時首次披露,在加拿大仍然收到國安的WhatsApp「問候」。

前國際特赦組織中國研究員潘嘉偉接受本台訪問時分析指,從周庭與鍾翰林的個案中可見北京對待維權人士與維吾爾族的影子,例如身在海外的維吾爾族人士同樣會收到國安電話「問候」,向他們套料,目的除了「起底」海外反共組織,也是對維權人士的一種恐嚇。
潘嘉偉說:「更加提醒你,我們繼續看著你的,好像一種警告,不要以為出了去,我們出面(海外)也有很多人,用這樣的訊息去告訴你,所以這是一種恐懼,散播在你那個群體當中。」
潘嘉偉指,大陸維權人士出獄後仍會受到國安的嚴密監控打壓香港已漸漸與大陸接軌,但相較之下,大陸維權人士的遭遇更為惡劣。
潘嘉偉說:「譬如709(維權律師)不斷給壓力房東,使你租不到地方住,不斷要搬,令你覺得很麻煩;還有學校,你替小朋友找學校讀書,甚麼也找不到的,經常給壓力學校的老師、校長不要收學生。」
中共國安系統套入香港 水土不服
雖然中共想將國安系統移植至香港,潘嘉偉補充指始終有難度。大陸與香港的文化、歷史背景迴異,縱使港警不理會周庭在海外揭發國安醜陋的一面,香港的人權情況仍獲海外關注,他們未必可以即時將香港百分百大陸化,例如限制釋囚出境。

潘嘉偉說:「就像王峭岭、李和平他們的一家人,他們出境的時候,他(當局)主要說,因為你可能涉嫌危害國家安全,所以我就不讓你出境了,但是現在touch wood,暫時香港還沒看到有這些個案發生。」
研究香港《國安法》實施情況的美國喬治敦亞洲法律中心執行主任托馬斯.凱洛格(Thomas Kellogg)指出,鍾翰林已刑滿獲釋,而周庭一直只是保釋候查,形容香港國安警對兩人進行「非正式監管」,顯示香港當局已至少部分複製了大陸當局的做法。他對《紐約時報》稱:「我們在周庭、鍾翰林和其他人經歷的事情上看到的是,警察國家的一些元素已被引入香港。」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