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时代】警方指有在囚者与狱外人士图建立势力 囚权组织:指控严重且有误会
在香港,随著大批涉及反修例的案件进入司法程序,社会日渐关注囚权问题,不少人更开始当上「写信师」,为墙内人提供资讯,令他们感受温暖。不过,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周二(7日)见记者,主动提到近期发现有还押或在囚人士,联同外面某些人士,尝试在监狱建立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包括有人透过送探访物品到监狱,让在囚人士可在狱中制造特权,散播危害国家安全的种子。有囚权组织认为,当局指控严重且有误会,强调所进行的囚权工作是依循惩教署的规则。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周二见记者,主动提到近期发现有还押或在囚人士,企图联同外面的人,在狱中建立势力,危害国家安全。邓炳强指出,有人利用神职人员或议员等身份探监,但实则是「通风报讯」,亦有人通过「里应外合」的方式,将在囚人士一些煽动説话向外传递开去。他又表示,有在囚人士在狱中延续抗争,并点名「612人道支援基金」,指组织透过寄信予「因黑暴或危害国家安全」而被还押的人,叫他们继续抗争,批评影响在囚人士的更生计划、在狱中散播危害国家安全的种子。
邓炳强又批评,有人在监狱内制造特权,包括某些人「垄断」探访物品供应后,将物品送到监房,令相关在囚人士借此招揽追随者,令其他人更憎恨政府、从而危害国家安全。
邓炳强说:很多人都觉得奇怪,在囚人士只是多了一个发夹、一粒巧克力,有甚麽大不了?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毫不起眼的东西,在监狱里面就是代表特权。很多人就是透过运入这些物品,(让在囚人士)收取相关物品、将它们变成特权,招揽他们的追随者,并利用特权来形成影响力,让其他在囚人士更憎恨政府。
另外,邓炳强提到,有人滥用投诉制度,利用申诉专员介入调查,企图影响及恐吓惩教署人员,并指近日罗湖惩教所女性监房有在囚人士发起集体行动,不点名批评因涉及民主派初选案而正在该处还押的袁嘉蔚,试图在狱中建立势力、挑战惩教署管治。
「石墙花」创办人邵家臻:所做工作是依循惩教署规格
「石墙花」创办人、社福界前立法会议员邵家臻周二(7日)向本台表示,当局指控严重且有误会,但会视这些误会为与当局开展沟通的机会。他强调,「石墙花」的囚权工作是依循惩教署的规则。
邵家臻说: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惩教署准许的,都是在监狱规则下允许的事情,包括写信给狱中人士。我们寄信给他们,都要按照惩教署的规格去写信。你説我们挑战惩教署,倒不如说我们肯定惩教署的规则。不遵守的话,信件进不去的。入朱古力是没有特权的,惩教署说了只能入5包就是5包,多过1粒也不行。可能有些在囚人士没有人来探望,所以没有朱古力,那这是没有人探望的问题,而不是特权的问题。
邵家臻:从未与在囚人士及其家属有金钱关系 亦难垄断物资供应
对于邓炳强批评有囚权组织「敛财」、「垄断」探访物品供应,邵家臻逐一澄清,指「石墙花」与在囚人士及其家属从没有金钱关系,过往都是免费为他们提供物资;亦难以垄断相关物资的供应,只是因为「我们买得多,才会知道在哪势较容易买到,这些较难买到的探监物资,喜欢逛旧区的人也会知道这些资讯。」
事实上,对于亲友向在囚人士给予的物品,惩教署有一套严格的规格,例如规定每位在囚人士每月只可获得10包特定包装及牌子的纸巾,而亲友写给在囚人士的信件亦须经惩教人员检查后,方可交到相关人士手中。
记者:郑日尧 责编:张薇 网编:林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