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口创70年来最大跌幅 学者: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时代告终

2023.02.28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香港出口创70年来最大跌幅 学者: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时代告终 香港进出口表现,在疫情后的新一年未见起色,跌势未止。
路透社资料图片

中国和香港已解除疫情严格防控一段时间,香港作为中国产品主要出口点,最新的进出口表现差强人意,出口货值创70年最大的单月跌幅。评论表示,香港进出口数据和深圳港口空置率,属中国外贸寒暑表,最新的数字反映,贸易战打击中国外贸,恶果要香港共同负担,也显示中国靠贸易顺差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告终。 

香港进出口表现,在疫情后的新一年未见起色,跌势未止。港府统计处周一(27日)公布的最新数字,1月香港的整体进出口货值,跌幅持续扩大,整体出口货值为2909亿港元,同比跌36.7%,表现比市场预期差,更是自1953年9月后,70年以来最大的跌幅,出口金额缩减至2020年2月的水平。 

进口的情况未见好转,1月的进口货值为3163亿港元,同比降30.2%,同样比市场预期差,也是自1967年9月后,56年来最大单月跌幅,进口金额是2020年2月后的最少。 

香港输往亚洲的整体出口货值,下跌逾4成,对日、台的出口萎缩最严重,分别同比减少50%及45.1%,出口到中国的货值也下跌43.7%。除了亚洲,香港出口到欧美,出现双位数的倒退,其中,向德国出口的货值减少幅度最大,达到40%。进口货值也出现连续7个月下跌的情况,从中国进口的货值同比减少近4成。 

港政府发言人表示,受疲弱的外围环境和春节假期影响,香港1月的商品出口货值,进一步下跌,但预期中国经济未来会加快增长,中国和香港的跨境陆路货运限制已撤销,可缓减压力。 

评论:贸易战打击中国外贸现恶果 香港要共同负担 

熟悉中港情况的财经评论人利世民对本台表示,香港最新的进出口表现,比市场预期更差,受多项因素影响,环球经济环境差是其中原因,但不是最让人担忧的因素。他认为,中美贸易战未见缓和,不少企业把供应链撤离中国的影响浮现,使过去太依赖中国市场的香港,要承受中国外贸变差的后果。 

利世民说:中美关系变差已经5年,其他国家因地缘政治因素,转移到其他地方生产,使整个中国的出口转为疲弱,并非深圳盐田港把香港的进出口生意抢了,而是深圳自己都没有生意,反映香港单靠中国的出口,现在已变成对香港经济的负面因素,现在才是变差的开始。 

他认为这不止发生在进出口业,也会打击香港的金融业,难以认同港府对未来经济增长可超过3%的乐观预测。 

评论:香港进出口和深圳港口萧条 象征中国贸易顺差时代已告终 

经济学者司令表示,香港进出口表现,对观察中国的外汇情况有指标意义。他表示,香港以往转口贸易繁忙,与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有密切关系,中国出口外国的产品,多会经过香港转口和结算,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香港进出口数字变差,以及深圳港口集装箱空箱率等数据,足以证明中国出口订单全线下滑,不仅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保,靠贸易顺差拉动经济增长的旧路,已到尽头。 

司令说:中美开始打贸易战之前,深圳以前的出口都非常繁忙,箱子不够用。现在恰恰相反,而是进口比出口要多。这个贸易战让中国出口的话就严重受限,商品就被迫的要大量滞销,外贸现在都是举步维艰。过去靠贸易顺差赚外汇,给自己这个经济发展筹集资金的这条渠道,恐怕以后就被堵死了。中国事实上正在经历,从一个贸易顺差的大国,变成中国会出现贸易逆差。 

司令表示,中国坚持清零,错过与世界同步开放,也加快了外贸订单流向印度和东亚南市场,加上中国人口红利已失效,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前景,只有悲观,难以乐观。 

记者:陈子非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

评论

中国崩溃
2023/03/01 03:21

中国崩溃几十年了 不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