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村绘本案】被指含反华情绪 港言语治疗师总会5成员罪成

2022.09.07
【羊村绘本案】被指含反华情绪 港言语治疗师总会5成员罪成 判词指,根据法庭分析,3本「羊村」系列儿童绘本均有煽动意图,煽动意图并非单单源自文字,而是这些文字在儿童脑海中所产生的效果。
粤语组制图

香港言语治疗师总会5名理事被控透过发布「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国安法官郭伟健周三(7日)裁定,5名被告罪名成立,押后至910日求情及判刑。本案是自《港区国安法》生效后,首宗《刑事罪行条例》涉煽动刊物罪的审讯案件,判罪引起国际关注。人权观察中国部高级研究员王松莲直指,「港人以往经常看到大陆人因为写政治寓言而遭到荒谬的起诉,但现在同样的事正在香港发生」,并促请当局撤销定罪。

案件原定于周三下午两时半裁决,法庭一度将案押后至4时,至4时法庭书记再称翻译主任需时处理摘要,再将案件押后至5时15分。案件于5时34分播放法庭程序录音,并于5时42分终开庭。负责审理的法官、《国安法》指定法官郭伟健裁决,指所有被告均告罪成,但庭上没有宣读详细判刑理由,将书面颁下判词。

控方指,5名被告报称职业均为语言治疗师,亦没有案底。黎雯龄、陈源森及方梓皓均拒绝向控方提供学历资料、健康状况、家庭状况。杨逸意报称于港大学士毕业,伍巧怡则于理大硕士毕业。

官颁下书面判词 押后至中秋节当天求情及判刑

各名被告均要求尽快处理判刑,郭官同意案件须尽快处理,案件押后至9月10日、即中秋节当日求情及判刑。

郭官颁下的书面判词指,虽各被告辩称他们被控的控罪违宪,与《基本法》及《香港人权法案》所保障有发表、言论、出版或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不符,但法庭指,双方均接受这些权利并非绝对,亦可能会受限制;法庭考虑后亦信纳,虽然《刑事罪行条例》第9条使用了 「憎恨」、「藐视」、「离叛」和「不满」这些概念,但并不是如此含糊不清或有欠具体,故裁定对辩方控罪是否合宪的质疑并不成立。

判词又指,根据法庭分析,3本绘本均有煽动意图,煽动意图并非单单源自文字,而是这些文字在儿童脑海中所产生的效果。

3本刊物均属于总工会的刊物、5名被告亦是时任理事会理事,这点已是直接证据,证明理事会的所有理事在这个协议中,参与刊印、发布、分发、展示及复制该3册绘本,裁定各被告人均具煽动意图发布绘本。

法庭亦指,从每名被告所扮演的角色显示,他们各人曾于2020年6月4日至众人被捕前、即2021年7月22日期间,明知已刊印或将会刊印的绘本属有煽动意图的刊物,各人之间及其他人之间仍达成刊印、发布、分发、展示及复制3本绘本的协议。

法庭裁定,他们意图将该协议付诸实行,而在执行该协议期间,3本绘本已发布时,绘本4亦在制备中,被告之间的串谋行为毫无疑问在他们被拘捕前仍未结束。

指涉案绘本含反华情绪 破坏一国两制底线

案件今年7月开审,代表控方的律政司署理高级助理刑事检控专员伍淑娟审讯时指,绘本《羊村守卫者》影射香港反送中示威,《羊村十二勇士》则影射的12港人偷渡台湾案,而《羊村清道夫》则意指新冠病毒疫情传入香港之初时发生的医护罢工。控方结案陈词中指出,涉案绘本含反华情绪、破坏一国两制的底线,控方只需证明刊物有煽动意图,法庭毋需考虑被告是否具煽动意图及涉案刊物内容的真确性,只要刊物具煽动性、而被告明知而发布便足以入罪。

工会5名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副主席杨逸意、秘书伍巧怡、司库陈源森和委员方梓皓,他们于去年7月被拘捕,其后分别被落案起诉「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他们多次申请保释被拒,还押至今已逾一年。港府于去年10月,撤销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的工会登记。

控罪指5人在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间,串谋他人出版一套三本「羊村」系列绘本,意图煽动他人「憎恨或藐视」香港特区及其司法制度,使用暴力和不守法。

案件编号:DCCC 854/2021

记者:余法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