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稱與劉祖廸會面前不知「支爆」一詞 曾認為制裁是港唯一救贖
2024.12.03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3間與《蘋果日報》相關的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及「串謀刊印煽動刊物」等罪,黎智英周二(3日)續作供。法官質疑黎早於2019年9月的文章,已提及中國經濟內爆,黎就解釋自己是沒有聽過「支爆」這詞語,但有聽過中國經濟內爆故在文章提及。另外,黎在《國安法》生效前約一個月曾接受多間外媒訪問,當中反覆提及美國應透過凍結用作洗黑錢的海外銀行戶口,制裁貪腐的中國高層官員,以阻《國安法》在港實施。他在庭上承認,當時認為美國實施制裁是香港唯一救贖,若等到《國安法》條文出爐才反對經已太遲,世界必須馬上回應。
重申只是未聽過「支爆」 但聽過中國經濟「內爆」
辯方提到警方曾在錄影會面時,向黎智英展示2019年10月15日《文匯報》文章〈肥黎默認「為美打仗」 政界批賣港禍國〉,提及黎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時,「變相承認香港的反政府事件是『為美國打仗』」,又引述建制派議員指黎智英「為其美國主子說話」。黎今解釋,「打仗」只是比喻香港與美國的道德價值觀相同,面對中國如同在打一場戰爭,現實上美國根本與香港遊行示威毫無實質關聯,明言「我們不是為美國而戰,是為自己而戰」,強調美國非其「主子」。
法官李素蘭在庭上就重提黎曾於2019年9月的《華盛頓郵報》「There‘s Hope for Freedom, even in China」一文中,提及中國經濟爆破,質疑黎早前供稱,在台北跟劉祖廸會面前,從未聽過「支爆」。黎嘗試解釋自己只是沒聽過「支爆」這詞語,非「China‘s implosion」;惟法官李素蘭多度表示不解,黎續再解釋,包括提及「支is an old way of saying China」,惟李官仍指自己「I don’t understand」;辯方就指「支」代表「支那」(Shina),是舊時代對中國的貶稱,法庭翻譯員一度建議現可直譯為「Chi-Bao」,及後法官李素蘭再不解問:「Chi-na?」最終黎再重申,自己只是未聽過「支爆」一詞,但有聽過中國經濟「內爆」故在文章提及。
辯方之後引述黎智英於2020年5月19日在《紐約時報》刊登的文章〈Do my Tweets Really Threaten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提及美國時任國務卿宣布香港已失去高度自主,考慮是否維持香港特殊貿易地位,黎認為有關措施即使動機良好,仍要謹慎考慮後果,並在庭上解釋當時認為若削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會削減香港對於中國的經濟價值,令香港變得更脆弱,因此反對完全取消香港特殊地位。
Twitter帖文標籤「MagnitskyAct」由李兆富加上
辯方又引述黎與李兆富於2020年5月22日的訊息對話,黎表示現在是設立Twitter帳戶的好時機,讓世界知道香港情況,因《國安法》實施後將凌駕《基本法》;辯方問黎當時《國安法》條文尚未公布,他如何得知《國安法》會凌駕《基本法》;黎指是從媒體報道及社會輿論中,獲知《國安法》凌駕所有現有法律制度的印象。
至於辯方展示陳沛敏同年5月23日向黎轉發題為「港區人大和政協發表聲明支持設立港區國安法」的新聞,並附有各人拉橫額的大合照,陳再發訊息提及「賣港賊?制裁名單?」等,黎的Twitter帳戶其後以同一相片發帖文;他今確認帖文是按陳沛敏提議撰寫,因唐英年等人支持損害香港自由的《國安法》,至於標籤「MagnitskyAct」(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則由李兆富加上,稱自己當時只粗略知道是跟制裁有關,此外並沒特別留意。
指自己作為公司老闆「理應承擔所有責任」
就《蘋果日報》頭版於同年5月24日發起「一人一信救香港」,黎解釋其目的是阻止損害香港的《國安法》推行,確認做法引起張劍虹、陳沛敏等人反對;陳另曾向黎轉發黃之鋒批評行動的Facebook帖文。黎在辯方提問下指「一人一信救香港」非其原創想法,應源自時任《動新聞》總監張志偉的提議;至於為何在張劍虹及陳沛敏反對下,計劃最後仍實行,黎則回應「因為我是老闆」(Because I am the boss.)。
辯方續指,《蘋果》翌日再在A3刊出「一人一信救香港」版面,同日黎出任壹傳媒集團執行主席一職,就黎早前供稱出任原因是為《蘋果》被指控違法時承擔一切責任,黎確認是與《蘋果》截至當時所做的事有關,解釋當時認為《國安法》下新聞行業非常危險,故他作為公司老闆,面對有關危機,「我理應承擔所有責任」。至於《國安法》條文未公布,黎如何知傳媒界危在旦夕,黎就指當時公眾或多或少都知悉《國安法》將非常嚴苛,並侵犯言論自由。
指最有效制裁是凍結中國官員的美銀行戶口
辯方又播放黎智英於2020年5月26日接受美國霍士新聞台(FOX)訪問,曾表示:「現在是時候對抗中國……制裁他們(sanction them);凍結中國官員在美國和全世界洗黑錢的戶口,制裁中國科技產品或者向中國停售科技產品。」黎確認是其當時說法,但指自己非請求針對中國的敵對行動,只是請求制裁中國,阻止《國安法》推行,又確認自己曾在WhatsApp跟張劍虹討論美國可能會實施的制裁。就當時他表示「但對中(國)阻嚇力不大,我期望更嚴厲的制裁」,黎今解釋是因他認為相關措施,不足阻止中國在港實施《國安法》。
辯方另展示黎的Twitter帳戶於2020年5月27日發表之帖文,涉及轉發《彭博》新聞社有關美國制裁中國官員的新聞,帖文標籖了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帳戶,指特朗普「言出必行」,又指最有效制裁是凍結中國官員的美銀行戶口,揭露他們的貪腐;黎再確認是其當時想法,解釋中國官員正是《國安法》的始作俑者。
「一人一信救香港」最終收信數量不多
黎智英又確認,《蘋果》發起「一人一信救香港」的頭版信件,由其助手Mark Simon撰寫,他同意有關內容,惟憶述計劃原意是由報館收集讀者信件,再一併寄給特朗普,但後來發現無法空郵,而經船郵需時一個月,送達時已太遲,故在李兆富建議下,先在Twitter發布讀者信件照片,再標籖特朗普帳戶,而他記得最終收信數量不多,寄實體信或發布信件照片最後應沒有實現。
辯方另播放《彭博》、《BBC》於2020年5月底訪問黎智英的片段,黎當時強調「香港唯一救贖是特朗普實施制裁,否則香港人權和自由、經濟地位都會被摧毀」,並提到最有效制裁措施為制裁中國官員美國戶口。黎庭上確認是他當時真誠想法,確認自己認為在《國安法》條文出爐時已太遲,認為世界必須馬上回應中國,以阻止《國安法》推行。他另又確認,於同年5月底曾向張劍虹發訊息,表示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宣布香港不再享有美國的特殊待遇,認為不足以動搖中國,只會傷害香港。
案件編號:HCCC51/2022
編輯:施芷珊 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