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靄儀撰文讚揚鍾沛權遭鄧炳強批評 《立場》前員工:對鍾是極大的侮辱

記者:夏雪(華盛頓)
2024.10.01

香港《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早前因「煽動罪」被重判囚21個月。該媒體前董事、大律師吳靄儀日前於《明報》撰文為其打氣,隨即遭保安局長鄧炳強去信投訴文章企圖「英雄化」被告,並引述法官指責鍾「並非進行真正的傳媒工作」。不過,有《立場》前資深記者向本台批評,官方的指控對畢生捍衛新聞自由的鍾沛權而言「是一個極大的侮辱」,強調鍾是其在新聞界中所遇過「最硬淨、最有腰骨、最能在困難時刻堅持原則的人」。

《立場新聞》前董事吳靄儀9月30日在《明報》刊出題為〈權撐住〉的專欄文章,為被判囚21個月的《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打氣。文中指,鍾曾被建議「不如認罪博取三分之一減刑」,但指「這人不肯,因為他要為新聞工作的信念講清楚。於是硬生生承受了冗長的審判,為當今法律之下的新聞自由尺度留下了詳盡的公共紀錄」。

吳靄儀:鍾想盡方向為新聞「撐住直到最後一刻」

吳靄儀又憶述,鍾沛權「瘦長個子,偏偏生就一股牛勁」,即使面對財困和嚴峻時局,但他寧自己不出糧,想盡方法為新聞「撐住直到最後一刻」,不解「他平靜面對21個月失去自由是憑著甚麼精神力量」。

2024-08-29T094544Z_1272430210_RC2LP9AUBRB0_RTRMADP_3_HONGKONG-SECURITY-STANDNEWS.JPG
香港《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早前因「煽動罪」被重判囚21個月。(路透社資料圖片)

但文章隨即惹起保安局長鄧炳強去信《明報》點名批評,指文章「拐彎抹角、指桑罵槐」評論案件,將被定罪的鍾沛權「英雄化」,把犯罪行為美化成所謂的「新聞工作」,強調法官在裁決時清楚指出,鍾「在案發期間,被告不是進行真正的傳媒工作,而是參與當時所謂的抗爭」。

《立場》前員工:鍾沛權畢生捍衛新聞自由

「對於他(鍾沛權)畢生捍衛新聞自由、新聞原則的人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侮辱。」前《立場》採訪主任林彥邦,對於該案法官郭偉健和鄧炳強對鍾沛權新聞工作的指責,他無法接受,又質疑鄧炳強再次向媒體施壓,打壓言論空間,「連一個打氣的文章都容不下」。

林彥邦說:「當一個評論人或新聞工作者,評論法官並做法官的工作,會被視作煽動。但法官卻有無上權力去隨意指控某人,指控一個做了新聞工作數十年的人不是在做新聞工作,這是很荒謬。庭上指在(案發)期間, 《立場新聞》所刊登的文章以十萬計,他只是拿一部分就說你是煽動人示威。」

林彥邦由2018年中加入《立場》,一直去到2021年底協助《立場》「熄燈走人」。他認為鍾沛權是獲同事和行內尊重的傳統新聞人,即使《立場》是網媒,鍾仍嚴格要求報道持平、給適當回應機會予各被指控的一方、內容準確等。

2022-12-13T074947Z_754322222_RC2U4Y9GF24C_RTRMADP_3_HONGKONG-SECURITY-MEDIA.JPG
《立場》前總編鍾沛權在2021年底被捕後,被押約1年才獲保釋候訊,惟審訊不斷延長,歷時57天才有結果。(路透社資料圖片)

林彥邦:鍾是最硬淨、最有腰骨的上司

林彥邦說:「我在這行做了18年,做了5至7間公司,跟過不同中高層、老行尊、大前輩,我不敢說鍾沛權是做新聞最好的人,但我肯定他是我所遇過的老闆當中,最硬淨、最有腰骨、最能在困難時刻堅持原則的人。」

林彥邦指,鍾沛權幾乎將所有時間奉獻予新聞工作,幾乎以公司為家,「連社交平台小編、寫文都甘願包辦」,即使風浪湧之不絕、自己未審先押都處之泰然。

林彥邦說:「對他而言,維持多元、百花齊放的平台,比其他東西包括自己的安危、經濟條件都更重要。 在《蘋果日報》結業後,全世界都知下一個輪到《立場》。以我所知,他並非沒有機會提早結業,起碼有半年機會。《立場》經歷遣散再重新聘請、及將舊有的博客文章下架,再審視後重新上架等過程。我猜他希望,即使風向有多惡劣,都想頂住新聞自由到最後一刻。」

編輯:施芷珊 網編:畢子默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