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黨提召開「國是會議」化解政治僵局 學者:朝野須拿出誠意否則更動盪
2025.01.29
台灣總統賴清德周一(27日)發表春節談話,期盼朝野和諧、社會團結。國民黨立委認為政府不但沒有跟在野黨溝通,還發動大罷免,呼籲賴清德應於年後召開國是會議。學者認為,國是會議的確有機會解決目前爭端,但仍須朝野拿出誠意,否則可能演變為國會全面改選,將造成台灣更社會動盪和對立。
- 賴清德首次國慶演說 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
- 台灣政局亂象再起 在野大刪政府預算綠營將以大罷免回應
- 台灣在野黨大砍政府預算6.6%破記錄 連健保預算都被凍結
- 青鳥包圍立法院反對修訂《選罷法》 藍綠陣營先後衝入議會場面混亂
賴清德在年初一早上,穿上「TAIWAN」字樣的帽TEE,由北面走到南,派發利是及福袋,他呼籲朝野團結面對困難:「國際局勢變化很大,國內也有很多的挑戰,我也祈求觀音佛祖保佑,我們台灣能夠團結、一起奮鬥,我相信只要團結,任何困難挑戰都能克服,台灣一定能繼續進步。」
而他上任後首次的農曆春節電視演說,亦提到新的一年期盼社會團結:「我期盼朝野和諧、社會團結,一起努力讓國家繼續大步向前。」
台灣政局近期出現亂象,執政黨發動大罷免,而在野藍白陣營則大肆削減政府預算。對於賴清德呼籲團結,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則認為,政府在農曆年後應召開國是會議,邀請朝野一起為今年國政找出解決方法。
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亦在年初一回應,要求執政黨不要講一套做一套:「不能一面說要和諧,一面又發動仇恨式的動員,展開罷免,我覺得我們的態度應該很清楚,我們說得到就要做得到,說的跟做的要相同,因為大家的眼睛都睜大在看,所以希望我們越有權力的人,更要學會尊重。」
龍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賴榮偉認為,賴清德的呼籲是看到在野似乎基於自身利益,以不理性方式問政:「現在的在野黨尤其是藍白聯手變成多數,基本上是很不理性的監督所謂的國政。所謂不理性是他們讓很多人感受到,他不是一個對國家忠誠的反對黨,而是中共的在地代理人。在這個情況之下,當然是希望我們的朝野能理性問政,至少大家來協商一下。」
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孫國祥表示,目前朝野對立和分歧點太多,就算召開國是會議,亦未必能解決爭議:「國是會議的成效取決於各方的誠意與合作的意願,如果朝野雙方能真誠溝通尋求共識,國是會議有助於解決當前的政治僵局。但若缺乏互信與合作,僅是靠會議的形式恐難以實質化解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分歧。」
他認為,如朝野僵局持續,解散國會是目前討論最多的方法,可令國會版圖重新洗牌,但亦會引發更大的不確定性跟社會動盪。
「國是會議」是政府針對重要政治或經濟議題,由朝野政黨與民間人士共同召開的會議,討論國家重要的政策方針,最早由前總統李登輝提出,任內舉行過兩次。
國是會議的性質類似政治協商會議,但會議的共識並不具備任何法定約束力。
編輯:李榮添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