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互動】台灣研判G20美中峰會:大國之間動態危機管理

2022.11.10
【美台互動】台灣研判G20美中峰會:大國之間動態危機管理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舉行「美國期中選舉後的政經情勢發展」座談會。
鍾廣政 攝

在台灣,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周四(10日)舉行「美國期中選舉後的政經情勢發展」座談會,由專家解析美國期中選舉後的對外關係與美國政局。在美中關係上,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認為,美國會以限制高科技出口來對付中國,因此未來對中態度會較為緩和。至於美中領導人即將在G20舉行峰會,台灣大學政治系主任張登及估計不會有具體結果,只是一場大國之間動態的危機管理。

有份出席座談會的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表示,這次美國中期選舉後,美國反中政策不會改變,但姿態會微調,對中國大陸會以一波接一波的科技戰為主。

林中斌說:因此在別的地方,尤其姿態語言他不必像以前那麼緊,不必像以前那麼苛。我們注意到他在聯合國發言沒有提到中國,他手下布林肯跟蘇利文講話對中國口氣軟一點。甚至我在懷疑,以後一天到晚派軍艦來台海這件事情,也沒有必要做那麼多。大家曉得,最近南海美國的飛機過去就沒有像以前每個月一次,最近是不是持續我還不曉得。轟炸機從關島調回澳大利亞,所以他是配合的,因為這些表態東西,事實上對台灣沒有多大幫助。

林中斌表示,美中的大國競爭格局仍會持續,但美方已取得以限制高科技出口對付中國的致命優勢,接下來將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

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美國對中態度將較為緩和並維持鬥而不破的格局。(鍾廣政 攝)
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美國對中態度將較為緩和並維持鬥而不破的格局。(鍾廣政 攝)

林中斌說:拜登這個接下來是很厲害的,致你死命但是鬥而不破,因為破的話大家都完蛋。美國6千顆核子彈頭,中國1千顆,美國讓中國毀滅6次,中國讓美國毀滅1次,全世界都毀滅了。拜登絕對守這個界線不要過去,是鬥而不破。

對於美中領袖即將在G20舉行峰會,座談會上,台灣大學政治系主任張登及表示,也許美中短期確實在氣候議題、朝核議題會有短期的和緩,但是高強度的競爭是結構性的,恐怕是不容易改變的。期中選舉無法改善國際秩序本身,維持大國和平相處的局面的能力。美中衝突的管理,恐怕長期而言是更加困難。他指,拜登說會在G20峰會劃出紅線,可能不會有具體結果。

台灣大學政治系主任張登及:美中領袖G20峰會可能讓氣候和朝核議題有短期的和緩。(鍾廣政 攝)
台灣大學政治系主任張登及:美中領袖G20峰會可能讓氣候和朝核議題有短期的和緩。(鍾廣政 攝)

張登及說:這個紅線是美國再度要求,中方不要片面的以非和平的方式改變現狀。如果這只是單方面美方的要求,我想中方不會埋單,所以美方也應該會提出一個像是自制的承諾,這承諾一定是一法、三公報加六保證,這就已經變成了一個公式。這個會不會有效?我覺得信用很低,坦白講中方也會開出最近幾年美中高層互動,中方都開出一大堆清單,中方也會有他的一套清單,不會直接埋單。所以最後我會說,其實雙方沒有甚麼信任可言,只能夠是動態的危機管理而已。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嚴振生表示,美國這次選舉墮胎議題發揮不少影響力,但外交議題在這次選舉其實並不重要,選舉結果對台灣並沒有影響。

嚴振生說:你們記者最愛問我就是,台灣在美國這次選舉扮演甚麼角色?沒有角色,但是每次都要問,這是很奇怪的事。選舉結果我覺得當然會有一些影響,譬如說我們台灣最支持的夏波,俄亥俄州第一選區的這次輸掉了,他是台灣連線的共同主席。他輸掉當然會少一個人幫我們去提案,但是其實也不會影響太大。

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美中對局變化難以預料,但美中關係對台灣未來幾年影響很大。(鍾廣政 攝)
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美中對局變化難以預料,但美中關係對台灣未來幾年影響很大。(鍾廣政 攝)

受邀出席座談會的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指出,美中對局變化現在難以預料,但美中關係對台灣未來幾年影響很大。他說,「要頭冷腳熱,跑國外多交流、跑對岸多交流,台灣要迎難而上」。

記者:鍾廣政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