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低調加強軍事交流 學者:可增加台灣防衛能力和戰前準備時間
台灣傳媒報道,日本5月中派遣文官訪台進行「台日戰略對話」,並進行兵棋推演台海戰爭狀況。台灣國防部否認報道中提到「部長出席致意及派遣軍官與會」,但在兵推方面並未進一步說明。民進黨立委劉世芳則透露,台日還進行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兵推。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指出,在二軌和非作戰層面合作,對台灣非常有幫助。
台灣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回應傳媒提問時,對於台日是否有進行兵棋推演等,並未正面回應。
孫立方說:有關媒體報道「我國與日本舉行戰略對話,部長出席致意以及派遣軍官與會」等相關內容,國防部必須要說明,這些報道的內容並不是事實,我們也呼籲媒體在報道之前,應該要善盡查證的責任,避免錯誤訊息誤導社會視聽。
民進黨立委劉世芳則指出,這幾年印太自由聯盟結盟國家越來越多,台灣海峽目前情勢升溫,鄰近印太地區國家,互相之間有兵推,無論是視訊或者模擬性質越來越多。
劉世芳說:台日目前的外交、軍事,或者是經濟的合作,經貿合作的狀況是比以往更緊密,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為主,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樣的方向來處理有關台海周邊,甚至是屬於日本周邊鄰國的狀況,不只是只有政治、經濟,還有軍事3個方向的兵推,都在進行當中。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日本官方和自衛隊,對於提升和台灣軍事交流,一直持保守態度。但是台日的二軌交流相信非常活躍,而且就算是非軍事層面,也可以幫助台灣在台海戰爭爆發前爭取預警時間。他指,中國是糧食和能源進口大國,犯台之前必定會先大量採購,日本在這方面會比台灣獲得更多情報。
揭仲說:為了應付如果武力犯台之後,西方國家可能的經濟制裁,他有可能在犯台之前先去屯積這些物資,甚至於對他一些重要的資產進行移轉,這些訊息的部份我們其實蠻難掌握的。日本是經貿大國,他的觸角遍及全世界,這方面徵候(迹象)的掌握日本方面是可以協助的。
日本《共同社》早前報道,日本議員來台訪論兩岸戰爭時撤僑問題,揭仲表示,日本在戰前撤僑的訊息,可為台灣爭取更多準備時間。
揭仲說:戰爭快要爆發的時候,日本可以借由一個大規模的撤僑行動,就是要求中國大陸在發動軍事攻擊之前,必須要讓日本有撤僑的空間和時間。撤僑行動的進行,本身就是一個很強烈的訊號,也會讓中共武力犯台的準備必須要暫緩,讓我們這邊獲得比較多的準備時間。
揭仲指出,如果台日雙方能透過二軌接觸,談及軍事資訊上的合作,例如:台灣雖然擁有射程300公里以上的飛彈,但在戰爭初期雷達設施相信會被解放炸毀,台方應就這類狀況事先尋求日本甚至美國承諾協助。
揭仲說:我們雖然有射程超過300公里飛彈,可以我們已無法看到6、70公里以外的目標,這個時候如果日本可以跟美國一起,提供遠距離中共海軍軍的目標給我們的話,我們的長程武器,就可以在自己的目標或者系統受損的狀況下,依然能夠發動攻擊。
早在台灣傳媒報道台日進行戰略對話前,台灣和日本執政黨議員,就先後在去年8月和今年3月進行「台日2+2安全會談」。據參與會談的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表示,雙方在國防、外交等層面深入交換意見。
記者:鍾廣政 責編:方德豪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