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开埠纪念日曼城集会 盼香港重光后「再开埠」
2025.01.27
1841年1月26日,英军在水坑口登陆后正式展开160年的殖民统治,香港从此由一条小渔村蜕变成世界一线城市。但时至今时今日,这夥「东方之珠」变得暗淡无光。约百名在英港人趁香港开埠184周年,周日(26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集会,希望引起海内外港人思考,能否在「英属香港」和「中国香港」以外「再开埠」,建立属于「香港民族」的香港。
- 英内政部拟再调高归化入籍申请费 移英港人:重新考虑家庭计划
- 工党不理民意力撑中国「超级大使馆」 香港监察:中国不会兑现投资承诺
- 英ETA政策禁港有案底抗争者入境 赶「尾班车」释囚:如出狱后仍不能团聚很惨
- 1841年1月26日 香港正式开埠
在场人士合唱:「一起举伞、一起的撑,一起尽管不安却不孤单对吗? 」
以「香港再开埠」为主题的集会,严寒细雨中在曼彻斯特圣彼得广场(St. Peter Square)进行,有约百名香港及乌克兰人参与。象征「香港民族」的蓝白旗,在《愿荣光归香港》的乐声中除除升起。

参加者献唱:「铁栏前守护著,泪流亦要去抵挡,坚守心里信念已不枉。」参加者之后轮流表演,包括Edward一家三口。Edward感慨,移居英国三年参加了不少活动,但眼见港人的参与越来越少,希望继续用音乐激励港人:「艺术、音乐,就正正可能是,我会认为,帮香港人、帮一些信念可能开始薄弱的人,用音乐去保持、平时听著这首歌,去保持他们的勇气。」

发起与参加者共举蓝白长布 港人望可建「香港民族」的香港
人权组织「细叶榕人道支援基金」成员「阿星」形容,令他最无奈的是,香港仍然被分为97前的英属香港和97后的中国香港,认为海内外港人都可以选择建立一个属于香港民族的香港。
他带领参加者一同手握一幅长逾20米的巨型蓝白色布条,衬托现场一幅写上「拎起信念、亲自开埠」的大型横幅,寓意将来「重光」后,由香港民族决定未来香港的前途;亦有参加者一直向经过的人展示标语,但有华人向在场记者作意义不明的手势。

多地在英港人组织号召「总动员」赴伦敦示威
大会主持亦指,香港被英国占领、殖民,开埠后由小渔村,变成接通世界的自由港,但今日已被迫回复封闭; 呼吁认同自己是香港民族的人,将来「重光」后回港「再开埠」。
大会主持说:「我们因为香港民主体制沦陷而离开,然后因为英国相对成熟的民主体制而选择逃离到英国。如果我们不想将来在英国都要面对中共政权的压迫,这件事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大会所指的,是英国实施电子旅游许可(ETA)令有案底的香港抗争者无法入境,以及英政府有意批准中共在伦敦建超级中国大使馆。大会呼吁参加者去信居住选区国会议员,以及参与2月8日(周六),由多个海外港人、藏人及维吾尔人组织发起,在伦敦前皇家铸币厂(Royal Mint Court)外的「全英港人总动员」示威。

在英乌克兰人勉港人滴水可穿石:「港人值得有自己国土」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至今,曼城香港与乌克兰族群一直有参与声援对方的集会,今次亦不例外。一名逃到英国的乌克兰女童亦以自己的语言献唱,乌克兰人Vera发言时形容,香港与乌克兰虽隔万里,但两地人民的遭遇都非常相似,称乌克兰语亦有「水滴石穿」之说,寄语流散港人要相信终有一日可以回归故里。

Vera说:「你们值得在自由、独立的国家生活,你们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你们值得有属于你们的国土,没有人应该在其他国家寻求庇护。」
大会中段亦为月初离世的前立法会议员邵家臻默哀,前黄大仙区议员尤汉邦形容,邵家臻撒手人寰令人非常心痛;又指公义非由上天赐予,而是靠自己争取。
编辑:李荣添 网编: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