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港人周末組近年最大規模示威 中國「超級大使館」成眾矢之的

記者:文在山、梁銘康(倫敦)
2025.02.07

英國近30個港人、藏人、維吾爾人、華人組織及當地居民團體,將聯同國會議員在周六(8日)下午舉行大規模示威,反對中國在倫敦興建新的「超級大使館」。主辦單位預計人數至少過千,提醒示威者要提防親中陣營的「反示威」。英國港僑協會創辦人鄭文傑批評工黨政府為「超級大使館」保駕護航,令人有「喪權辱國」之感。他認為周六的示威是關鍵,以群眾力量迫使政府懸崖勒馬。

大規模示威在即,本台周五(7日)到倫敦舊皇家鑄幣廠(Royal Mint Court)視察,舊鑄幣廠內外一切如常,未見警方布防或加強保安,只有華裔男子在內開門讓車輛出入。舊鑄幣廠與倫敦地標倫敦塔(Tower of London)及塔橋(Tower Bridge)僅一街之隔,同時是連接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的主要幹道之一,現場所見交通非常繁忙。

020724-5.jpg
新使館擬定選址正正座落於倫敦塔斜對面,日常訪客及遊人眾多。(梁銘康 攝)

鑄幣廠外空間有限 人潮湧出馬路或癱瘓交通

大倫敦警方(Met Police)早前基於中方提交的顧問報告,指上址足夠容納至少4000人參與的公眾活動,因而不再反對「超級大使館」方案。不過現場所見,實際上鑄幣廠正門前的空間面積僅與一個五人足球場相若,若周六有數以千計示威者上街,人潮湧出馬路的話,或足以癱瘓附近一帶交通。

020724-3.jpg
舊鑄幣廠(左)與倫敦地標塔橋(右)僅一街之隔,若行人路無法容納數以千計示威者,人潮擠出馬路勢令附近一帶交通癱瘓。(梁銘康 攝)
020724-1.jpg
逾20個跨族群組織發起周六(8日)到倫敦前皇家鑄幣廠外示威,反對英國政府有意批准中國政府在上址重置駐英大使館。周五(7日)下午現場平靜,未見加強保安。(梁銘康 攝)

這次大規模示威,將有至少28個在英港人、藏人、維吾爾人、華人組織,以及當地居民團體參與。至少4名國會議員將出席並發言,包括前保安事務國務大臣、保守黨議員董勤達(Tom Tugendhat),國會跨黨派香港小組主席、工黨議員麥道國(Blair McDougall),以及影子司法大臣鄭偉祺(Robert Jenrick)和前保守黨黨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

主辦單位表示,這次示威最主要的目標,是要讓示威者「塞爆」現場,向大倫敦警方顯示,上址無法容納大規模示威,不宜興建新的中國大使館。

020724-2.jpg
大倫敦警方最近撤回反對意向,接納顧問報告指現場足以容納逾4000人的公眾集會,但現場所見若單計大閘外位置,其實只與一個五人足球場相若。(梁銘康 攝)

主辦方料人數過千 警方已準備應對統戰組織「反示威」

當日全英各地,包括列斯、曼徹斯特、錫菲市等地,都會有港人組織包車接載當地港人加入倫敦的示威。有份協調這次示威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高級分析員鄺頌晴向本台表示,預計屆時會有1000至2000名示威者參與。大會已安排約20名身穿反光背心的義工及急救員維持秩序和協助示威者,也和大倫敦警方保持緊密溝通,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統戰組織「反示威」(counter-protest)。

鄺頌晴說:「我們都預期會有『反示威』,警方也收到情報可能會有。我們會有義工提醍大家不要主動挑釁,如果有事就和義工及警察說,他們會處理。警察也說如果有『反示威』,他們就會把大家分開,避免有任何衝突。」

她提醒參加者注意自身安全並互相照顧,遇突發狀況即向義工及警察求助。她表示,如果示威者人數太多,警方理論上不會阻止人群轉移到有空間的位置,包括行人路和馬路;而警方會視乎現場情況考慮封路,相信不會出現混亂情況。

跨越6年的「超級大使館」攻防戰 鄭文傑:兩黨共同問題

擾攘多年的中國「超級大使館」爭議,要追溯到2018年。當時中國政府買入位於倫敦黃金地段、有超過200年歷史的舊皇家鑄幣廠,計劃興建面積為原使館10倍、屬中國全球最大外交設施的「超級大使館」。

一直關注中國「超級大使館」計劃的英國港僑協會創辦人鄭文傑認為,當年保守黨政府允許這項交易成事,早已種下禍根:「就算現在未正式成為中國大使館用途,但那片土地已被中國政府買起。為何那片土地可以被允許買起?也關乎當時保守黨政府的一些決策,特別是當時約翰遜的私人關係,或他的政治幕僚、私人助理和中國政府背後的交易。所以我們看到這是兩黨跨黨派面對的問題。 」

英國傳媒在2021年揭發,前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任外交大臣時,委任其特別顧問李斯特(Edward Lister)協助中國政府買下舊皇家鑄幣廠 ;李斯特更被指同時收取買賣雙方的酬勞。

然而中國政府的大計,在2022年底就被地方政府攔下。倫敦塔村市議會(Tower Hamlets Council)以影響居民安全及保護歷史古蹟等理由,否決規劃申請:鄭文傑當時以居民身分在會上表達反對意見。中方未有在限期內提出上訴,當時的保守黨政府也未有介入。

工黨政府全力護航 黨員:喪權辱國

不過工黨政府在2024年上台後,中方突然重新提交規劃申請。英國政府也全力護航,把決定權交到英國副首相兼房屋大臣韋雅蘭(Angela Rayner)手上;即使塔村市議會去年年底再次否決方案,也要等下周二(11日)展開的公聽會後,再由中央政府定奪。

而英國外交大臣林德偉(David Lammy)及內政大臣顧綺慧(Yvette Cooper)上月已去信英格蘭規劃監督局(Planning Inspectorate for England),表明支持方案,又指大倫敦警方重新檢視後,相信上址有足夠空間容納公眾集會,不再反對方案。

工黨政府的連串動作,連身為黨員的鄭文傑都無法接受,質疑當中是否涉及「不當勾結」,直指工黨為中共護航,在很多人眼中是「喪權辱國」:「為何做諮詢會前就先否決地區議會的決議,然後由內務大臣、外交大臣聯名發通知函,好像已通知中國政府可以商討下一步方案?為何倫敦警方立場會180度改變?真的會讓人認為這是政治干預公務團隊、警方團隊的專業判斷。大家其實最擔心的是中國共產黨近年愈來愈差劣的人權紀錄。為何現在英國政府要為中國共產黨『埋單』,承受最前線的壓力? 」

工黨政府會否懸崖勒馬?

鄭文傑擔心「超級大使館」的監控設備,會助長中共跨境鎮壓,並指該區作為倫敦交通要道及旅遊勝地,示威活動將使周圍一帶更加擠擁。英國情報部門曾指,該址地下有關鍵通訊電纜;他擔心「超級大使館」若建成,會危及英國國安,也使中方更容易滲透鄰近的英國金融城,實施經濟脅迫等手段。

鄭文傑已報名出席下周二開始的公聽會,陳述反對理據,預計政府會在5月作最終決定。他強調相關程序未完,各界仍有機會抵抗「超級大使館」,而周六的示威將是關鍵,以群眾力量迫使政府懸崖勒馬。他相信在輿論壓力下,工黨政府必須為下次選舉考慮,重新審視「超級大使館」及其對華政策。

網編:畢子默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