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感榮幸驚訝 冀證其非「網絡漢奸」
2025.02.07
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的兩黨領袖宣布,將提名營運社交媒體帳號「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的李穎,以及人權組織「維吾爾運動」(Campaign for Uyghurs)為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以表彰他們為維護人民權利和尊嚴所做的不懈努力。李穎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中文組電話訪問時表示,這一提名令他既感到榮幸,表示會決心繼續推動中國社會管理的改善。
- 即時圖文披露「白紙運動」真相 「李老師」遭死亡威脅仍堅持發聲
- 白紙運動一周年|中國國內嚴密維穩 並恐嚇留學生勿參與紀念活動
- 無名抗議者湖南重演「四通橋事件」 評論:打破中國人「政治冬眠」
- 湖南22歲青年方藝融公開承認掛反習標語
因支持「白紙運動」而聲名鵲起﹑人稱「李老師」的留學生李穎,於周四(6日)中午在意大利米蘭醒來時,手機上已收到無數短信,恭喜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李穎在電話中告訴本台記者,他的第一反應是既又困惑,並表示,許多為中國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比他更應該獲得此提名:「我之前從未想過這件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為有很多人權律師,包括一些行動者,他們正深陷於中國的看守所和監獄中。」
新冠疫情期間收集並傳播疫情真相 引起全球關注
李穎在中國新冠疫情期間,透過社交平台X收集並傳播疫情真相,迅速引起全球關注。此後,他繼續以此方式揭露中國社會與人權狀況。特別是在2022年底,烏魯木齊火災疑因封控延誤救援,激發起南京傳媒學院學生舉白紙悼念,並引發全國示威的「白紙運動」,蔓延至21省、39城市及百多間高校。抗議者將示威情況投稿給「李老師」,使其成為揭示自「六四」以來最大規模公民行動的重要平台。
目前,「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的帳號擁有超過190萬追蹤者,YouTube訂閱數達26.6萬,而在中國百度百科中,李穎的介紹首句便將其標註為「網絡漢奸」。
獲提名冀證非「網絡漢奸」 及可更保障人身安全
李穎向本台記者透露,因為他在「網絡防火牆」外傳播中國社會真相,導致他與在中國的父母付出了巨大犧牲。對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他表示感到欣慰:「我覺得這個提名對我來說已經足夠,就是至少它是向外界證明,或者說向我的家人證明,他們的兒子不是『漢奸』,而是真正在做一些幫助中國人的事情,我覺得這一點是對我的一種認可。」
回顧過去兩年,李穎發文提到,除了面對跨國鎮壓的困境,他從孤立無援到逐步組建團隊,建立了更強大的社區,致力於影響中國國內並幫助民眾。他希望證明即使是普通人,也能以勇氣挑戰最強大的獨裁者,並堅信獨裁暴政終將在這一代人手中終結。
李穎相信,這次提名將為他帶來更大的人身安全保障,他表示:「其實在過去幾個月,我身上發生了一些比較嚴重的跨界(鎮壓)事件……所以當這個提名出現後,我作為一個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人,對我來說,我覺得我的個人安全應該會有所提升。」
獲提名者在逆境中堅持發聲、挑戰不公
有份提名「李老師」的美國民主黨眾議員克里希納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很榮幸提名維吾爾運動和『李老師』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以表彰他們在倡導全球人民權利與尊嚴方面的不懈努力。面對當今最迫切的人權危機之一,維吾爾運動和『李老師』在逆境中依然堅持發聲,挑戰不公,並放大那些常常被沉默的聲音。」
來自共和黨的穆納理(John Moolenaar)則表示:「維吾爾運動和『李老師』代表了人類對中共暴行的堅定立場——不僅揭露了系統性壓迫,還賦予無數人勇氣,敢於向權力說真話。通過不懈的倡導和大膽的證詞,維吾爾運動確保了世界無法忽視維吾爾種族滅絕的真相,將受害者的聲音帶上全球舞台,打破了中共的沉默之牆。與此同時,『李老師』已成為自由表達的重要生命線,勇敢地突破中國的網絡防火牆,揭示公民抗議活動,儘管面臨巨大的個人風險。我們為提名這兩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感到無比自豪,他們是追求真理與正義的兩股非凡力量。」
「維吾爾運動」亦獲提名
另一個獲提名的非營利組織「維吾爾運動」成立於2017年,該組織致力於倡導和促進維吾爾人的人權與民主自由,並動員國際社會採取行動,制止在新疆發生的人權暴行。
「維吾爾運動」創辦人及執行董事茹仙.阿巴斯(Rushan Abbas)曾經表示,其任職醫生的姐姐古麗仙.阿巴斯(Dr. Gulshan Abbas)自2018年9月,在新疆烏魯木齊突然失蹤,並於2019年3月被中共以「恐怖主義」相關罪名,判處20年有期徒刑,至今仍音訊全無。
茹仙.阿巴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次提名不僅是對「維吾爾運動」工作的認可,更是對全球的呼籲。她強調,維吾爾種族滅絕並非遙遠的問題,而是當前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涉及數碼威權主義、強迫勞動和跨國鎮壓。她表示,「維吾爾運動」謙卑地接受這份榮譽,並希望重新喚起對維吾爾人困境的關注,促使各國政府、機構和個人站出來反對這些暴行,強調「趁現在還不算太晚」。
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結果將於10月公布,並於12月10日在挪威奧斯陸頒獎。
美國國會一直有提名中國民運人士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的傳統。去年,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提名了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人權律師許志永和丁家喜,以及維吾爾族學者伊力哈木(Ilham Tohti)角逐2024年諾貝爾和平獎。最終,該獎項由提倡廢除核武的「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Nihon Hidankyo)獲得。
編輯:施芷珊、李向陽 網編:李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