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如何流入中国? 美商务部传要求Nvidia调查

粤语组报道
2024.12.20
AI晶片如何流入中国? 美商务部传要求Nvidia调查 美国参议院的报告指华府针对先进半导体出口的管制措施成效有限,中国已建立「庞大且不加掩饰的走私网络」,使其能够持续利用美国的技。
粤语组制图

美国商务部据报要求人工智能(AI)晶片大厂辉达(NVIDIA,又称英伟达),调查过去一年其产品如何流入中国,报道又指中国买家是经由中介商在马来西亚、香港转运晶片。

美国国会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Permanent Subcommittee on Investigations)周三(18日)的报告指出,虽然华府针对先进半导体出口实施管制,但措施成效一直有限。报告称,负责执法的美国商务部工业暨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在资源不足、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须依赖过时的技术追踪日益复杂的分销网网,而中国已建立「庞大且不加掩饰的走私网络,使其能够持续利用美国的技术。」

要求对东南亚客户实施抽查

美国科技新闻网站《The Information》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美国商务部近日要求辉达调查过去一年,旗下晶片是如何被走私到中国;辉达亦已向合作夥伴如伺服器大厂美超微(Supermicro)、戴尔科技(Dell Technologies)等公司提出要求,对东南亚客户实施抽查(spot check),厘清个中脉络。

辉达一般不是直接卖晶片给客户,而是仰赖如美超微这类的伺服器公司及专业经销商。报道指出,美超微一些客户使用「狡猾伎俩」,掩饰违法把辉达晶片转卖给中国客户,例如向美超微购买内嵌辉达晶片的伺服器后,复制其序号贴到其他伺服器上,「有5名参与走私辉达晶片的人说,目前为止,在美超微近期的检查中,他们都能成功避免被察觉」。

晶片走私中国已成一门大生意,报道提到有一间中国电器公司数月前订购了300部各搭载8粒辉达H100晶片的伺服器,惟并非经由辉达授权的分销商,而是向马来西亚晶片中介商购买,该名自称威廉(William)的中介商协助中国买家在马来西亚设立空壳公司作为掩饰,还架设了网站和电子信箱来增加可信度。

佯装启用伺服器骗过检查员

该笔订单价值1.2亿美元,由于规模庞大,辉达派员作现场检查,确认设备妥善安装;威廉则在马来西亚新山(Johor Bahru)的一个备用资料中心租下空间,安装伺服器并启动,但在辉达人员离开后,伺服器不久就经由香港迅速转送到中国。

中国买家除透过「灰色市场」,还会经由租用Google、Microsoft等公司在中国境外资料中心的伺服器取得晶片,因为云端运算服务并不受美国出口管制的约束。

辉达的声明强调,公司坚持要求客户和合作夥伴严格遵守所有出口管制规定,然而当企业授权合作厂商和专业经销商销售产品,大型分销商会将产品外包给小型分销商,小型分销商还会再转给更小的分销商,最终形成一个难以掌握的复杂网络。

编辑:李向阳(台北) 网编:池焕衡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