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 呼籲中國停止對黎智英的不公平審判
2024.12.11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周二(10日)發布講話影片,紀念《世界人權宣言》76週年,重申美國「深切關注中國未能履行國際承諾,保護《世界人權宣言》所述的人權以及根本自由」,又呼籲中國政府停止在新疆、西藏和香港的侵犯行為。他兩次提到黎智英,指他與香港其他民主鬥士受到的不公平審判,要求中國無條件釋放黎智英及其他被不公平監禁的中國人。
伯恩斯:「美國深切關注中國未能履行其國際承諾,保護《世界人權宣言》所述的人權以及根本自由。我們呼籲中國政府停止在新疆、西藏和香港進行的持續侵犯行為,尤其是黎智英與香港其他民主鬥士所遭受的不公平審判,以及持續侵犯。」
今年是《世界人權宣言》76週年,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在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發布一段約2分鐘的講話影片,表示《世界人權宣言》「宣告一個人人享有言論和信仰自由,並免於恐懼和匱乏的世界的來臨,是人民的最高願望」,但當他思考這一天的意義時,仍關注中國的狀況,呼籲中國政府檢視其人權實踐,並遵守國際人權義務,以及對中國人民的承諾。
伯恩斯重申,美國深切關注中國政府限制根本自由,並進行跨國打壓。美國與捍衛人權、為人類尊嚴挺身而出、單單表達信念或參與其宗教和文化實踐,卻受到懲罰的中國公民站在一起。他在講話中先後兩次提到黎智英。
伯恩斯:「我們持續呼籲,立即且無條件釋放古麗仙.阿巴斯、艾克拜爾.艾塞提、熱依拉.達吾提、丁家喜、董鬱玉、高震、喜饒嘉措、桂民海、郭飛雄、黃雪琴、黎智英、盧思位、伊力哈木.土赫提、王建兵、許艷、許志永、余文生、張展,以及所有遭到中國政府不公正監禁的人。」
伯恩斯:與中方溝通吃盡苦頭
2022年初上任的伯恩斯是資深外交官、曾任哈佛大學教授。他今年6月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北京正試圖破壞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包括恐嚇參加美國大使館活動的中國參與者,並在網絡上煽動反美情緒。同期,他接受BBC訪問時,稱過去兩年在與中方溝通吃盡苦頭,雖然後來雙方的溝通恆常化,但仍要在南中國海、與台灣海峽問題上避免誤會。隨著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完成任期,伯恩斯亦會卸任。
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共和黨前參議員珀杜(David Perdue)為下一任駐華大使。珀杜從政前是一名商人,在亞洲和中國有豐富從商經驗,立場被視為「反華友台」。早在2018年,他以參議員身份訪問台灣,會見時任台灣總統蔡英文; 並曾多次在貿易、人權、宗教信仰、自由等議題上抨擊中國,視中國為威脅,主張美國應致力與中國競爭。
中國外交部重申 「脫貧」就是人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周二(10日)的例行記者會被問到,對於一些西方國家常指責中國人權狀況,她表示中國高度重視、尊重與保障人權:「一些國家將人權議題政治化、武器化,對全球人權治理構成嚴重挑戰。 我們希望個別國家放棄『麥克風』外交,停止借所謂人權問題干涉他國內政。」毛寧強調中國在人權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例如在10年間使1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編輯:溫曉平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