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23-01-31
經歷了政治動盪與疫情雙重打擊,香港在政府上在國際社會備受批評,財政狀況亦出現叫人憂慮的境況。其中香港人和香港政府一直引以為傲的外匯基金,2022年創下虧損2千億港元的最差投資紀錄。而同一時間,財政儲備亦急跌。究竟香港剩下的家底,還有支撐多久呢?
2023-01-31
屹立香港舊區深水埗44年的「棚仔」布市場,捱過幾次港府收地建屋風波,憑長年抗爭奪得澳大利亞首屆「勇氣與社區參與獎」,到今年農曆大年初十於倒下,將被「插針式」地改建公營房屋。有年老的布販無奈數十年艱辛心血付諸流水。但也有年輕一代冀盡最後力氣,在新址承傳祖業,讓港人不忘曾擁有的「香港製造」。
2023-01-31
拜登最近解決了兩個大問題,一個就是促德國放行歐洲大量支援烏克蘭重型坦克,一個就是促荷蘭加入對中國芯片的技術封鎖聯盟,走出這兩步棋,拜登已經擺出了逼普京和習近平攤牌的姿態。
2023-01-31
香港外匯基金去年創下虧損2千億港元最差投資紀錄。評論認為,與中國封城防疫和中美關係緊張有關。另一方面,中國有意招商引資,評論認為,反映中共近年在國內及香港的做法打擊了海外投資者信心,新措施亦恐難「奇蹟式」救回中國低迷經濟。
2023-01-31
香港過去3年用6000億港元抗疫,比廣東省的1703億港元高逾3倍。有市民不滿政府花巨額抗疫,卻未能真正受惠。有經濟學者擔心,香港跟大陸一體化,資源無可避免被吸取。
2023-01-31
香港近七旬「旁聽師」趙美英及YouTube頻道「牧師和你顛」創辦人彭滿圓,被指在旁聽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煽動參與六四集結案的裁決及求情期間,作出拍手等行為,被控「發表煽動文字」等罪,分別被判囚。趙美英提出上訴,案件原定周二聆訊,她透過法律代表撤銷上訴後,須即時服刑。
2023-01-31
捷克總統當選人周一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並指望能與蔡英文會面。台灣外交部表示會全力安排。據報中國曾試圖阻止這次通話。
2023-01-31
美國政府據報擬將禁令擴大至4G晶片,並進一步全面截斷所有美國企業對華為的供應,包括晶片科企巨擘英特爾和高通。
2023-01-31
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將於3月出席美國能源和商業委員會的會議,美國立法者正檢視這個中資平台是否涉資安風險。
2023-01-31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直言,中國真正的死亡病例,絕對要比世衛獲報的數字高出許多。
2023-01-31
原上海「季風書園」東主于淼表示,中國公安限制他的妻子離境,目的是要迫使于淼返回中國受查。
2023-01-31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中國和澳大利亞商務部長將在下周舉行視像會議,是兩國商務部長三年來首次會談。
2023-01-30
長達近三年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結束後,內地首個「復常」的新年,各界特別是香港商界高度關注中港通關後內地旅客會否重新恢復訪港,包括購物甚至投資置業。
2023-01-30
香港周一起撤銷隔離令。過去3年,港府不但用了6000多億港元抗疫,更斥資建多個社區隔離設施,大部分只用兩個月,更有方艙未啟用就作廢。評論認為,港府盲隨北京,不但「倒錢落海」,更損香港社會民生。
2023-01-30
被稱為中國第一大鬼城的「千年大計雄安新區」,成北京的無底洞,單在今年第一季要再投入416億元。農曆年假期有大陸旅客開車到雄安走了一 圈,發現這個城市已建設得美侖美奐,但街上仍空無一人。有經濟學家批整個雄安就是勞民傷財,最終資金鍊斷裂,習近平須為這個爛尾工程負責。